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居民家庭合理负债可以通过消费平滑提升其生命周期的总效用,但过度负债会影响债务的可持续性。通过回顾现有研究中关于家庭过度负债的定义及其主要度量方式,确定了中国居民家庭过度负债的客观度量指标,包括债务偿还负担类指标和偿债后家庭贫困类指标两类。在此基础上,选取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中国城镇家庭微观调查数据,以家庭经济压力的主观度量为依据,借助列联表确定了6个客观度量指标的阈值,并进一步考察了过度负债家庭的基本特征。研究发现:(1)以债务偿还比率、调整后债务偿还比率及房贷偿还比率为基础构造的过度负债识别指标的阈值分别为50%、45%和40%;(2)以相对收入贫困线、绝对收入贫困线及绝对消费贫困线为基础构造的过度负债识别指标的阈值分别为30%、2300元和1.9美元;(3)家庭的净资产和收入、人口学特征以及所在地域等因素均会对过度负债行为产生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在不同的度量指标中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研究结论为客观评价中国居民家庭的过度负债提供了经验证据,对于结构性优化居民部门的杠杆率水平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公允价值计量能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应用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现状入手,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吴锟  刘含笑  李琦 《西部论坛》2024,(2):110-124
由于城市与农村的经济金融环境存在显著差异,成年前在农村成长的城镇居民比在城市成长的城镇居民具有较高的风险厌恶程度和较低的金融知识水平,从而更加偏向低消费和高储蓄。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9年数据,将“目前居住在城市地区且拥有非农业户口、18岁之前为农业户口”作为“拥有农村成长经历”的界定标准,实证检验城镇家庭户主的农村成长经历对其家庭储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户主拥有农村成长经历的城镇家庭比户主没有农村成长经历的城镇家庭有更高的储蓄率,风险态度和金融素养在其中发挥了中介作用,即拥有农村成长经历的户主会因较高的风险厌恶程度和较低的金融知识水平而导致其家庭储蓄率较高;农村成长经历对储蓄率的正向影响在户主受教育水平较高、家庭资产较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家庭中更为显著。因此,需要从改善城市的经济金融状况(降低生活成本、增强社会保障、减少不确定性等)入手来释放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并通过改善风险态度、加强金融教育、缩小城乡差距等渠道来降低农村成长经历对城镇家庭储蓄率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信用卡为代表的消费信贷业务被认为是推动消费增长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我国使用信用卡家庭的占比并不高.使用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2011年中国城镇家庭微观调查数据,研究了金融素养与居民信用卡使用之间的关系.运用Probit模型和IVProbit模型研究发现,金融素养是影响居民家庭信用卡使用的一个重要因素,金融素养水平高的居民家庭使用信用卡的可能性更大,而且在选择信用卡时会进行对比的可能性也更大.此外,户主学历、家庭净财富和收入与居民信用卡使用显著正相关,而户主年龄与信用卡使用显著负相关.分地区研究结果显示,金融素养对东中西部地区居民信用卡使用和选择的影响效果存在差异.为了更好地推广信用卡使用,进而推动消费,应该加强普惠金融教育,以提高消费者的金融素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