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5篇
  2018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根据连续定位观测所取得的数据,对4个小集水区第二代10年生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中的养分循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集水区由降水输入的N、P、K、Ca、Mg等营养元素总计为59.285kg/hm2a,径流输出为38.938kg/hm2a,净积累量为20.347kg/hm2a.与该林分7年生时相比,净积累量提高了7.2%,说明集水区第二代杉木林生态恢复处于进展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法制社会 ,法律的基本作用被认为是约束与限制权力 ,而集权制政治的权力基础却来自内部 ,来自于领袖或一党制中的政党的威望或影响 ,社会环境包括法律制度对这种权力系统的影响微乎其微。因此 ,集权制政治与现代法制在本质上是不相容的 ,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却错综复杂。一方面现代法律制度的建立对传统权威有依赖作用 ,另一方面现代法律制度有助于现代法律文化的形成 ,而现代法律文化是对传统权威的一种挑战 ,现代法律制度还为集权制政治的改良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途径。同时提出 ,解决目前我国政治体制的根本途径在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相似文献   
3.
当前城市集体企业改革面临两大难点:一是产权关系不明晰;二是面临城市社会大生产程度高的压力。本文认为城市集体企业走向合作股份制基础上的集团化经营道路,是解决这两个难点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新四军“铁军精神”是新四军在对敌斗争与政权建设中所形成优良传统和作风。新四军“铁军精神”研究在分析具体内涵、挖掘当代价值、探讨传承发展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但是与同时代我党创造和培育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的研究相比,存在明显不足。新四军“铁军精神”研究要从深化新四军“铁军精神”的内涵研究、分析新四军“铁军精神”的流变过程、开展新四军“铁军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研究、进一步挖掘“铁军精神”的当代价值等四个方面明确研究的重点方向。推进新四军“铁军精神”研究,还需要综合运用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种方法,注重研究内容、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5.
自从我们开始走进现代社会激烈竞争时代,人才竞争、人才开发自然成了议论最多的话题。我们从汤锦森谈人才开发中,感受到的是生活的气息、时代前进的脚步声和人才开发的主旋律。 每一个事业成功的人都有其成功的道理,汤锦森也不例外。曾陪同邓小平同志、江总书记两次视察罗湖区工作的他,倍受两代领导人的教导,思维创新、勇于实践,在开发人才上确有独到之处:用竞争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又用环境服务吸引高素质人才,有培养人才的科学规范、观点,又有方法,还有对罗湖的深情厚意。没有亲身感受改革开放给罗湖区带来巨大的变化,是讲不出个道道来的。 我们的时代,是英雄辈出的年代。伟大事业呼唤人才,而人才脱颖而出,需要机遇与环境,并不都是“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许多事往往讲讲是简单的,而要真正做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汤锦森说,中国人讲发展,要靠天时、地利、人和。开发人才也是这样。首先,领导本身就应该是一个人才,“武大郎开店”,是容不了人才的;其次是要有爱才惜才之德,纳才用才之道;更重要的是要有创造人才成长的优质环境。汤锦森虽然讲的是罗湖区的人才开发问题,我们也许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6.
法律漏洞(Gaps in Law)是指现行法律体系上存在着影响法律功能,且违反立法意图的不完全性。其涵义如下:其一,指现行制定法体系上存在缺陷即不完全性;其二,因此缺陷的存在影响现行法应有功能;其三,此缺陷的存在违反立法意图。也就是说现实生活中出现某一事实,而现行制订法却不能涵盖这一事实。我国1993年12月29日通过的,1994年7月1日起施行的《公司  相似文献   
7.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我国国有企业运行机制之所以缺乏活力,就在于其没有自主表达意思,自主施行民事法律行为的能力,即缺乏主体性。当前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就是要落实企业法的主体性,而确立法人所有权制度则是实现法人的主体性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创新能力并不能通过一种技巧或程序来解决,它意味着知识总量的积累、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创新思维的结合.对创新能力的形成,知识的积累固然很重要,但实践能力的培养更重要.哈佛商学院教育模式给我们的启发是,过多的知识传授可能会浪费宝贵的教学资源,大学知识传授方面的不足可以在大学后的继续教育得到弥补,应用技能的培养,乃至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贯穿在大学教育期的每一个阶段,这需要对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模式作一次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