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职务犯罪领域,如何协调限制、减少死刑与严惩职务犯罪之间的关系成为当下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不论是根据立法沿革还是根据现实需求,增加死刑罪名都缺乏必要性与合理性。贪污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相对有限,应废止贪污罪的死刑。但基于受贿罪所固有的社会危害性,并兼顾当前的反腐情势,有必要保留受贿罪的死刑。贪污罪和受贿罪的刑罚结构均应做不同程度的调整。  相似文献   
2.
刑罚目的贯穿国家刑罚权行使的全过程。公诉职权的行使在国家刑罚权行使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应当致力于实现刑罚目的。无论是在审查起诉阶段,刑事审判阶段,还是刑事抗诉阶段,公诉职权的行使都影响着刑罚目的的实现,而也只有将全部公诉活动统摄于刑罚目的的指导之下,公诉活动才会有更加清晰的定位与方向。  相似文献   
3.
4.
5.
报应是基于行为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而应对其无条件强制施加的、与其所犯之罪相应的惩罚。从中外刑罚史上看,都不存在以报应为目的的刑罚。同时,报应无法合理地回答现实社会中刑罚的发动及其幅度问题,因此,报应不应成为刑罚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行政犯罪的客观要件要素包括行为、对象、结果、时空以及方法等,数额与因果关系不属于客观要件要素。仅有行为属于必要要素,其中持有属于行政犯罪中所特有的行为,它在行为形态上属于作为。选择要素中,结果要素具有鲜明的广泛性与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在风险社会中,社会制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对社会风险需要建立并完善保安处分制度.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根据实际情况,保安处分制度都应该建立在行政法领域中,保安处分制度不应该被刑法化,更不能分别规定在行政法和刑法之中.  相似文献   
8.
死缓制度是否具有人道性,是一个抽象性的问题,也是一个经验性的问题.死缓制度人道与否,不能仅仅通过与死刑立即执行制度对比从而得出肯定的结论,也不能因为其手段严厉而轻易予以否定.衡量死缓制度人道性的标准应为:以民意为视角,判断对罪犯适用死缓能否与犯罪的严重性相称、死缓是否是适合某类罪犯所有的惩罚方式中最轻的一种.目前在我国,从法律、政策、实践等层面予以综合考虑,死缓制度符合民意,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人道性.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40年来,刑法解释工作一直稳步推进,成就斐然。目前我国形成了较为稳定、合理的刑法解释格局。刑法解释有力地促进了刑法的稳定与完善,有效地指导了刑法实践,并与刑法学研究形成良性互动。刑法解释的未来发展之路,应重点加强刑法立法解释工作,避免刑法司法解释立法化,以及控制刑法司法解释的数量。  相似文献   
10.
基于罚金与惩罚性赔偿之间的同质性,以及责罚均衡原则、法律惩罚措施协调统一等要求,应该允许罚金与惩罚性赔偿之间的折抵。在罚金与惩罚性赔偿如何折抵的问题上,应当在坚持优先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在遵守法律基本原则和原理的基础上灵活解释、适用法律,追求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