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社会工程,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诸多机制中的重要环节,充分发挥人大的职能作用对和谐社会的建设起着关键性作用。人大在建设和谐社会工程中的首要任务,就是将党的政策和主张通过立法等方式转化为宪政框架下的法律行为和程序,并且将人大立法作为民意表达的方式和途径。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对我国人大立法方面的现状进行一番梳理和分析:从法律体系建立、法制统一、经济立法与社会立法协调、法律解释、法律修改等方面,找出不足并提出对策,以适应建设和谐社会对人大立法工作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当前学术界和实践部门对我国行政强制立法中应采取何种模式意见不一,分歧较大。需要从人民法院在行政强制执行体制中所应具有的地位和作用出发,对我国立法中应确立的模式进行新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3.
郭殊 《浙江学刊》2006,(5):124-128
"联省自治"和省宪运动是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盛行一时的宪政思潮和政治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联邦主义萌芽形式,省宪运动和"联省自治"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中国追求宪政的百年史上的重要一环.省思在国家结构问题的历史实践和现实选择,对当代中国国家结构形式的制度设计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司法体制在国家纵向权力安排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一个国家宪政框架中的权力结构存在线性式、宝塔式和网络式三种理论模式。联邦制的国家结构形式具有典型的网络式结构特征。联邦制和司法权在联邦制国家的权力结构中形成了立体宪政结构。联邦制中的司法权结构模式可以分为美国模式的"双轨交叉式"结构和德国模式的"多支汇总式"结构。这些对中国解决"司法权地方化"问题的司法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郭殊 《新疆社会科学》2012,(2):86-90,142
非自愿移民是当代中国移民现象中的主要形式和突出问题。非自愿移民权利的保障与建设和谐社会紧密相关,其中保障非自愿移民的知情权尤为重要。应当通过有效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加强对非自愿移民知情权的法治保障,从而为非自愿移民参与行政决策和行政行为提供可能性。包括健全非自愿移民的信息公告制度,完善非自愿移民信息公开的程序保障和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6.
农会组织是近期国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从法律上讨论不仅要探讨其宪法基础,还要从行政法的角度对其进行法制化分析。在比较研究日本等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在农会法制方面的经验的基础上,引入大陆法系的公法人理论,对农会公法人进行制度建构。我国立法机关应当制定专门法律,如“农会法”,为完善农会组织提供法律规范依据和法律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宪政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诸多机制中的重要环节。宪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促进作用。社会主义宪政建设的展开和深化应当立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8.
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通过后,中国的紧急状态立法正在逐步进行之中,对于国家紧急权力,尤其是行政紧急权力的法律规制,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对行政紧急权力进行司法审查时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判例,如“钢铁公司占领案”。对该案中法院判决意见的分析可以作为健全中国紧急状态法治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行政行为效力理论体系的建构是以公定力为核心抑或是以存续力为核心,关系到我国行政行为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的建立。作为现代“四效力说”之核心的存续力学说在概念与内涵、理论周延性与自足性、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等方面均存在诸多问题。而作为传统“四效力说”之核心的公定力学说并未过时,我国将来行政程序立法时仍应以公定力理论为核心构建行政行为效力制度。  相似文献   
10.
行政法的理论基础命题是行政法学界讨论持续时间最长的热点问题之一,然而至今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应当从一个更为基础的层面研究这一问题,行政法的理论基础应当是政府法治论(行政法治主义);并且从行政法治主义作为出发点构建行政法的理论基础之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