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9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以甘肃省生态经济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其发展的动态性入手,借助统计分析方法与灰色系统理论,通过对比分析与结构依存性解析,探讨西部大开发以来,甘肃省生态经济系统运行的主要特征与可持续性。研究显示,自西部大开发以来,甘肃省的人均生态足迹快速增长,虽然人均生态承载力保持在低水平上的稳定与小幅回升,但对遏制生态赤字的持续增大并没有产生积极作用;社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足迹变动存在较强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2.
我国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资源富集,经济发展环境容量巨大,然而由于生产力发展程度低下,资源转换能力薄弱,在建国后的工业大建设中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使现实经济社会发展和未来可持续发展都面临着特殊的矛盾和困难。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治理推动下,西部的环境保护工作发展迅速,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在国家西部大开发号角吹响的今天,我们应该继续运用可持续发展思维,探索在开发西部过程中,如何切实有效的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从而实现西部开发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初衷。  相似文献   
3.
选取2011—2020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对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应用聚类分析法体现演变特征、核密度估计法分析其动态演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地区绿色金融发展表现为东高、中平、西低的空间格局,东部地区表现出综合集聚特征,中部和西部地区有不同程度的分散化并且地区绝对差异在不断增大。针对研究结果,建议我国要重视绿色金融工具,创新发展绿色金融,因地施策制定发展路径,全面提升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4.
赵煜  高嵩 《职业》2020,(10):86-87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和企业技术转型,市场对企业产品质量和新产品响应速度等方面要求越来越严苛,智能制造将驱动中国制造业发展,高端技能型人才成为现代企业的制造核心人才.为满足企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中职学校要与企业发展同步,校企共建适应力强、具有多样化服务能力的智能制造实训基地,打造创新型智能制造应用平台.  相似文献   
5.
一、疏导、教育的方法1.灌输教育。革命理论不能凭空产生,而人又不能事事亲自实践,因此,科学理论主要靠灌输。在灌输中要抓住一个“理”字,学习理论(内容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共产党主义信念与道德,民主与法制,理想与前途等),讲清道理,提高认识,做到以理服人。只有道理清楚了,思想才能统一,行动才能与中央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6.
<正>4月11 日下午, "北京三校两所一中心"沙龙启动仪式暨农村流通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在北京工商大学隆重举行。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马龙龙主持会议,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分析了“原生态”文化流行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指出“原生态”文化的流行体现出了当代文化精致化发展的走向,但伴随“原生态”文化的流行,“原生态”文化和文化精致化发展也有可能面对新的陷阱。  相似文献   
8.
杨虎城主陕时期,陕西财政经济十分拮据,各方面情况都很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他力图振作,宣布治陕大政方针,在救济灾荒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展开各项建设,在他主陕的几年,陕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为陕西的近代化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9.
FDI是促进一国或地区产业升级的重要外部因素。近些年来,中部地区FDI规模越来越大,但独资化倾向也越来越明显;同时,高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产业内升级受阻。中部地区FDI独资化倾向与工业及服务业产业结构水平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FDI独资化倾向对服务业产业内升级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但对工业产业内升级没有促进作用。因而,中部地区各级政府必须改变引资理念,加强引导,增强地区吸收能力,以提高引资质量,增强外资的技术溢出,加快中部产业内升级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张将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引入高校人生观教育中,培养大学生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思考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个人自身的持续、和谐、积极、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引入,一方面拓展了人生观教育的理论内涵,实现理论上的创新与突破;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加强了人生观教育与当前可持续社会发展方向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