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6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65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42篇
理论方法论   26篇
综合类   278篇
社会学   23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伊朗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文明古国,也是历史和现实中的地区强国; 当代伊朗是一个多种族、多民族、多宗教和多文化的中央集权制的伊斯兰国家.伊朗地处西亚、中亚和南亚的交叉点,自古是东、西方之间海、陆交通的桥梁,也是各民族的迁徙通道和征服对象,历史上外族多次入主伊朗,影响了伊朗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构成.波斯民族一直是伊朗的主体民族、影响周边的民族和入侵民族.伊朗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人口占多数的民族居中央、少数民族居边疆和大分散小聚居为主、混杂居住为辅的民族、地域关系.同时,历史上伊朗国家统一的时间长于分裂的时间,在近、现代形成了包含多样性的统一的国族文化和顽强的国家认同,当代的伊朗民族关系格局为"多元一体"格局.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大量少数民族人口迁入城市,城市日愈面临多民族共处的问题。生活在城市中的各民族由于文化差异、利益矛盾发生着较为频繁的社会互动。我们可以努力促进积极互动,引导过激互动,化解消极互动,并通过政策和心理调适促进民族关系的良性发展及多元文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在云南多民族文化背景下外语(英语)教学的状况,并从跨文化角度来分析多元文化因素对英语教学的影响,着重分析研究了民族学生在英语习得中的语音、句法结构以及语言文化内涵等三个有关方面的问题,旨在探索多元文化背景下英语教学的特点与规律,以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施立学 《人才瞭望》2014,(12):62-62
满族的文化风俗,千百年来融入东北许多民族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宗教礼仪及游艺、竞技中。显性的满语运用与教学,有黑龙江省富裕县三家子和新疆察布察尔及各地大大小小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满语学习班。隐性的满语除刻印于千千万万东北的山川村落,成了满语地名外,相当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少数民族农民工是当前学术研究的热点。本文以武汉市为例,基于城市化这一宏观背景,以及社会分化、社会流动加剧以及异文化的碰撞与冲突等微观社会事实,从择偶圈、择偶标准、择偶途径、择偶动机等方面,对新生代少数民族农民工的择偶观念及其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6.
7.
对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中学个案的调查研究显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实践存在多样性与复杂性,如何在民族情感与升学、就业的现实需求之间进行平衡,成为当地民众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困局。  相似文献   
8.
[摘要]人格结构既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也是人类学用来解释族群差异的概念。本文从积极/消极、外倾/内倾、性格/气质等人格结构维度,分析了散杂居背景下贵州省大方县八堡乡彝族与苗族在相似的生态环境中,由于文化背景及其与各民族融合程度不同,呈现出相似或完全不同的人格结构。  相似文献   
9.
罗贤佑 《民族研究》2012,(3):101-103
郝时远研究员的新著《中国共产党怎样解决民族问题》于2011年7月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以学术姿态总结了党所经历的解决民族问题的辉煌之路,并且针对现实情况与未来态势提出了一些鲜明的观点和独到的见解。本书开篇要言不烦、开宗明义地说:"观察中国的民族问题、评价中国解决民族问题之路,必须立足于中国的历史国情和现实国情,也必须把握民族问题的基本特性。"中国作为一个历  相似文献   
10.
正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政治生活规则的发展,政治参与开始成为民主的重要表征,它赋予了普通民众政治表达的机会与管径,也有效缓解了政治格局中的对抗与紧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非裔美国人在美国开始了反对种族隔离与歧视的政治行动,旨在争取族裔民主权利。法院斗争、城市骚乱、街头示威等形式一起汇成了推翻种族隔离制度藩篱的力量,最终民权运动获得胜利,种族隔离制度退出历史舞台,非裔美国人开始进入美国的当代政治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