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6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82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30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450篇
理论方法论   80篇
综合类   848篇
社会学   89篇
统计学   1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飞捉周瑜"故事不见于《三国志演义》,但在戏曲及说唱文学中一直都有流传.其源头最早可追溯至明万历年间刊刻的《草庐记》,后被清宫连台本戏《鼎峙春秋》改编定型,逐渐影响至多种地方戏曲、说唱曲艺.由于《鼎峙春秋》以《三国志演义》为纲,巧妙地将"张飞捉周瑜"故事插入剧情之中,更容易被熟悉小说情节的观众接受,因此产生的影响更大.而这一故事在其他通俗文学类别中,同样存在向《三国志演义》靠拢的趋势.以"张飞捉周瑜"故事在通俗文学中的传播与演变为线索,可以发现许多"非小说故事"通过主动与小说同化的方式,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得到文学地位的"上移",可被视作一种特殊的经典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鲁迅后期为什么会专心致力于杂文的创作呢?其根本原因,并不是“非功利观点所致”,恰恰相反,正是源于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  相似文献   
3.
建安诸子后期的许多作品充满了孤独苦闷的情调 ,表现了作家心态的另一面。这种心态的形成与前期动荡生活留下的阴影、个人理想无法全部实现、曹氏兄弟之争及诸子个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楚都陈城及其历史地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少华 《社会科学》2008,(5):152-159
陈城,原陈国之故都,春秋末年楚灭陈置县,作为经略中原的重要基地.战国后期楚迁都于陈,得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复苏环境和时机,使楚国出现了一度"复强".同时,楚对陈城作了大规模的增修、扩建,使其成为战国晚期著名的都会之一,并在其后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英王陈玉成是太平天国后期杰出的青年将领,他功勋卓著,气节高尚,他的英名将永垂青史.  相似文献   
6.
周建人在五四后期在恋爱、婚姻、离婚问题上更多地注重个体的自由、价值和觉醒。他认为,真诚的恋爱本是人生的花,是精神的高尚产品;理想的配偶选择应以个人本身性质上的各种美德为标准:以爱情的有无为婚姻离合的原则。婚恋的个人自由和独立有利于种族的完善、国家的进步,也是妇女解放和冲破家族制度的重要手段。因此,其婚恋观的一个重要诉求是男女平等,呈现出对妇女解放各个问题理性而具体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侯文学 《天府新论》2005,(4):132-135
扬雄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对美女的观照态度不同:早期欣赏,中期排斥,后期欣赏。早期与后期虽然态度相同,但这两种态度所托寓的境界并不相同:早期作品营造的是现实境界,后期作品营造的是幻想境界。中期的态度则受其政治功利目的支配。  相似文献   
8.
晋文公二年 (前 63 5年 ) ,晋侵伐、迁徙阳樊、原二国 ,取苏之温、州、陉、四邑 ,又取周之组、茅二邑 ;晋文公五年 (前 63 2年 ) ,取卫之五鹿  相似文献   
9.
苏轼以《春秋》学为儒者本务,终身关心此学。他认为《春秋》一断以礼,当以观其意的办法探讨其旨;《左传》主以史实,不专为经,不专为例,最识《春秋》之用;而《公羊》、《毂梁》以义例解《春秋》有如法家,专求于绳约中,不可取。苏轼认为《春秋》立法虽严,而责人则宽。他还借《春秋》学反对王安石新法。在苏轼的影响下,在其周围形成了一个不小的《春秋》学学派。  相似文献   
10.
《左传》既是一部优秀的历史著作 ,也是一部具有强烈思想倾向性的杰出文学作品。本文通过书中的间接叙写和直接叙写两方面 ,具体分析《左传》作者在众多春秋霸主中是如何把重耳塑造成一个近乎完美的春秋霸主形象的。间接叙写方面 :通过重耳与其他霸主、重耳与其异母兄弟、重耳谋臣与其异母兄弟之谋臣相比 ,见出作者的态度和倾向。直接叙写方面 :通过描写重耳十九年颠沛流离的流亡生涯 ,及其在流亡生涯中的成长、成熟 ,表明作者对受人尊敬的霸主的看法和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