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8篇
管理学   10篇
劳动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62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50篇
社会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2.
治理研究是关于全部政治行为的总体研究,体现了政治社会规范和制度的总体特征,因为任何一个政治社会都是通过各种各样的行为及行为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将无序状态转化为有序状态.这种变无序为有序的政治行为即“治理”,而政治哲学所探讨的是治理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并非任何一种治理行为在任何一个时间、地点、条件下都具有合法性和正当性,因为我们既可以通过平和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强制的方式完成治理这一政治行为.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有序通常区分为良序和劣序,治理则区分为善治(好的治理)和恶治(坏的治理).本文以资源约束与人性假设为治理的前提,进而探讨治理的模式,最终探讨治理的体制.  相似文献   
3.
毛寿龙 《决策》2005,(8):54-54
在不久前的十届人大常委会上,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受国务院委托,做了200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的报告。报告一公布,李金华再度成为炙手可热的新闻人物,审计风暴又来了!  相似文献   
4.
自主组织理论是在对传统集体理论的批判分析中形成的,它集中探讨了一群相互依赖的个体怎样自己组织起来,进行自主治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超越"集体行动困境".自主组织理论可为我国治道变革中面临的公共资源可持续利用、基层民主建设和非营利组织发展等问题提供一些借鉴,但必须考虑我国政治、文化传统等方面的自身特点与影响.  相似文献   
5.
6.
法先王是中国传统社会权威治道范式。它向往三代的王道理想,崇尚血缘伦理的王权秩序,尊经崇古而又面向现实。法先王以对逝去的历史的理想化诉求为核心构建治道范式,以确立哲学境界层面上的社会理想来表征自己的范式效应,以超越性的意义整合显现其独特价值,成为中国传统政治的灵魂。  相似文献   
7.
孔子的治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批判春秋的礼乐崩坏、政刑见重;二是以"正名"为原则重建周制,在治国一目中欲重塑君、臣、民之道,在天下一目中则倡"尊王攘夷",翼以恢复秩序;三是批判周制,逐步实现理想政体。此道首先在于塑造"唐虞之治"以为鹄的,其次欲以教育与参政培养合格之民众,再次于治国中倡兴灭继绝、选贤与能,最后于天下之道则反对兼并,圣者为王,为政以德,以建立超国家之公权、最终实现天下有道之局。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治道变革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谋求自身发展,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潮流。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发展变化,中国的治道变革也迫在眉睫。本文主要就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要实现执政理念的与时俱进,及其政府———中国政府要实现管理方式的转变两个方面展开论述,详细阐明中国治道变革应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为万世开太平——中国传统治道研究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治道"是中国传统思想特有的范畴,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秦汉以后被广泛使用,成为历代思想家、政治家所共同关注的中心话题。广义的"治道",既包括治国的思想原则,又包括治国的制度措施,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中国传统治道的历史演进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先秦时期的"原型"阶段、秦汉隋唐时期的"成型"阶段、宋元明清时期的"转型"阶段。作为中国古代思想的原生形态,中国传统治道是当代各种中国思想史分门别类研究的出发点。挖掘这一博大精深的思想资源,不仅有助于建立中国思想史研究的主体性,而且有助于建立当代世界合理的社会秩序和心灵秩序,从而促进人类文明健康而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杨敏 《决策》2011,(5):52-56
中国的财税史,也是一部收税人和纳税人的博弈史,伴随着纳税人权利的觉醒,征纳双方关系渐趋平等,税务机关的权力也不断得到约束。近年来,在安徽地税系统,一场旨在促进征纳和谐的治道变革正向纵深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