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43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74篇
社会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从起源、内容及其特征等方面对波普尔的“第三世界理论”进行阐释,从科学史、哲学史和文化学等多角度揭示其合理性,并且指出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波普尔政治哲学的方法论个人主义认为,社会制度和社会进程必须依照个人及其关系和行为的无意识结果来阐释.他企图以这种方法论去取代、吞噬马克思社会理论的方法论整体主义.但是,个人主义方法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方法论论证模式,在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对抗中已经出现逻辑上的混乱,因而使自身置于不能自拔的困境之中.波普尔方法论个人主义陷入困境的全部症结在于其原子式个人主义的哲学根基,原子式个人主义暴露了沉沦于现代形而上学建制的自由主义理念的弊病和根本缺陷.马克思对现代形而上学的批判,宣告了波普尔政治哲学方法论的终结.  相似文献   
3.
以"证伪主义"为核心的波普尔科学哲学在上个世纪成功替代了逻辑实证主义成为科学哲学上的主导,这不仅是科学哲学的一次革命,还对科学教育的科学本质观、科学教学目标和理念,以及科学教育模式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波普尔对语言分析方法的批判,使身处英美哲学圈中的他显得像是一个异类,不过波普尔赋予语言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任何语言哲学家.语言其实是波普尔哲学的一个重要论题,其文本中对语言的论述到处可见.波普尔语言观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日常语言论、语言存在论、语言功能论.语言观是波普尔批判理性主义的一条思想脉络,能够将他的主要哲学观点串联在一起,构筑成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5.
黄勇 《理论界》2011,(8):89-93
卡尔·波普尔是当代西方著名的科学哲学家。他从划界问题和归纳问题开始了他的哲学思考,在解决问题的探寻之路形成了独特的"证伪"思想。他反对分析学派、逻辑实证主义以可证实性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消解了科学研究的绝对真理性,认为科学并不在它的不可质疑性和绝对权威性,而是在于它的可证伪性。尽管他的理论存在着一些可批判的漏洞,但是他的一些启发性思路确实值得我们去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方法论角度,对波普尔的反本质主义进行了反思。首先介绍了波普尔如何通过对本质主义的批判,进而把马克思等人的思想归为本质主义予以否定。其次,提出如何在理论上正确认识本质主义,分析了本质的词源和历史上探讨本质和本质主义的典型观点。最后,指出现实中如何正确判断本质主义。对柏拉图、马克思等人在重要理论的建立中所用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波普尔的不当之处和如何正确对待社会历史观的新看法。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波普尔关于"错误"的思想和其倡导的批判的科学精神.波普尔认为由于错误存在的客观性,人们只能通过探索逼近真理;发现错误是科学发展的必要前提;坚持真理与修正错误是对立统一的;可错性是人的本性、可证伪性是科学的本性,一切知识都是可错的;试错法是一种科学方法论;应该提倡勇于犯错误的、批判的、否定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8.
波普尔客观知识自主性观念的试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解波普尔的客观知识自主性观念,需要对自主性概念作强弱之分,前者用于属人的领域,后者则可以推广至其他领域。客观知识的自主性,可以在"弱自主性"的意义上得到论证:一者,客观知识能够延伸出属于自己的自主性领域;二者,客观知识具有被理解的可能性和潜在性。客观知识自主性观念的建立,在准确理解波普尔"第三世界"理论、全面把握客观知识的性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波普尔对辩证法有很大误解,认为在辩证法方面,黑格尔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几乎相同。波普尔对辩证法进行机械地理解,对辩证法的核心即矛盾进行狭隘地理解,对辩证法家代表人物恩格斯用以说明辩证法的实例进行片面地理解。  相似文献   
10.
波普尔科学知识观主要包括 :(1)科学知识的划界。科学知识总是假设的 ,它是猜想的知识 ,假设人们事先能规定一项可证伪理论的判决性实验 ,该理论便是科学的 ;假如拒绝规定潜在证伪者 ,该理论便是伪科学的。(2 )科学知识的生长。新的问题导致创造物或构造物 ,可以把新的客体补充到知识的第三世界中 ,每一个步骤将创造出新的预想不到的事实 ,常常创造出新的反驳。 (3)科学知识的评价和检验。一个理论的好坏不是取决于它已经获得了多少证据的支持 ,而是取决于它的可证伪性程度和它所受到的检验的严峻性程度。确认度与真假无关 ,只是表示人们暂时地接受一个有问题的猜测的合理性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