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57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74篇
理论方法论   21篇
综合类   175篇
社会学   23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社区》2002,(19):46-46
能否让社区享有充分的自治职能,避免行政化倾向,是关系社区建设成败的关键。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为此做出了努力。明确社区职能,理顺工作关系。为强化社区自治职能,浔阳区围绕明确社区职能开展了调查研究,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明确赋予社区“三权”,即自治权、协管权和监督权。将  相似文献   
2.
在国家治理转型过程中,资源充裕地区通过强大的资源能力推动村级治理行政化、进行村庄公共品建设,但却出现基层治理能力弱化、资源使用低效的现象。以人居环境整治为例,从制度、管理、资源、统计四个方面对村庄行政化路径及其表现进行分析,展现行政化对村庄社会的吸纳过程。研究结果发现:村干部受职业化身份、上级强考核监督、规范化资源使用程序的三重约束及村内网格管理体系对村组双层治理结构的取代,村级组织缺少能动空间,村级治理逐渐保守化、消极化,基层治理陷入困境。因此,要探索村级治理中行政化的限度,使其形成与自治的均衡关系,以实现基层善治。  相似文献   
3.
马双 《现代交际》2012,(10):104-105
所谓的大学去行政化是要明确大学的真正定位,转变大学行政的角色定位,彰显大学学术权力在大学中的主导地位。本研究主要通过对大学行政化的由来及现实困境的分析,针对大学行政化的突出表现,具体提出大学区行政的主要路径,探索大学去行政化的现实策略。  相似文献   
4.
在新型城镇化战略进一步推进的过程中,我国城市基层治理中国家与社会力量之间出现了此消彼长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层治理的逆行政化趋势。国外的"反行政"理念为这一发展趋势提供了分析的框架。在当下中国,业已改变的城市治理环境以及社会力量在基层治理中潜在的比较优势成为城市基层治理逆行政化发展的基本动力。今后一个时期,城市尤其是社区层面应在政府角色、社区性质、治理思路、治理模式等方面进行适应性调整,以满足我国城市发展和转型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社会工作的尝试,上海和深圳分别推出了高度行政化的与官方机构紧密对应的架构模式和靠政府放出资源让社工机构参与竞争的模式。2004年,在上海市政法委的  相似文献   
6.
高校的泛行政化并不是当下才有的现象,而是古已有之。弄清高校的这种泛行政化现象的源头所在以及高校泛行政化的具体流变过程,需要对我国古代官学系统进行系统的分析,用图谱演绎的方法来对古代官学系统演进过程进行研究,是实现对高校泛行政化溯本求源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当前,大多数地区的志愿服务普遍存在相同的问题,即公民志愿服务意识不强,志愿服务行动突击、零散,志愿服务行政化倾向较重,志愿服务专业化程度不高,志愿服务激励制度不健全等,这些都是阻碍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建设、制约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化解和突破这些问题,浙江嘉兴平湖市在志愿服务的常态化机制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形成四项机制,推动了全市志愿服务事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9.
随着社会的进步,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大学"行政化"现象严重影响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大学教育管理中实施实施"去行政化"势在必行。下面本研究主要从去行政化视角下分析我国的大学二级学院管理体制的改革,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同时提高大学二级学院的管理效率和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10.
张侃 《中州学刊》2014,(5):87-91
高校行政化的本质是高校被纳入政府体系之中,在与政府系统交互过程中日益趋同化,最终成为与政府同形同构的社会组织的现象。高校行政化的产生源于高校组织的制度化,宏观上制度环境合法性的压力、中观上组织场域中组织基于功利激励的理性选择和微观上共享观念对高校组织的形塑,这三方面共同促成了高校与政府的组织趋同。在与政府组织趋同过程中,高校过于注重合法性机制,忽略了效率机制,从而导致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因此,要推动高校的良性发展,使高校组织在合法性和效率之间达成平衡,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高校的"去行政化":转变政府职能,变革制度环境;实现校长民主遴选和专业化;取消高校行政级别;重构高校共享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