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34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9篇
丛书文集   93篇
理论方法论   184篇
综合类   183篇
社会学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中国和日本都进入新时代,而今年国家主席习近平还可能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届时中日关系将进入新时代,多重的新时代为中日经贸合作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但与此同时,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也给中日经贸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未来的中日经济关系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复杂多变的局面,进一步强化中日经贸合作是中日两国的最佳选项。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中美战略博弈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学会变"危"为"机"。在共同抗击疫情过程中,中日两国人民守望相助,疫情拉近了两国人民的关系,这为中日经贸合作向纵深发展营造了更好的环境。中日两国在双边贸易、双边投资、财政金融合作、第三方市场合作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等领域的合作空间极为广阔,特别是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领域以及新型传染病防控、应对老龄化社会等方面的合作更是大有可为,迈向新时代的中日经济关系会更加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2.
学术界对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十分重视 ,但对近代中国的平等条约却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 1871年签订的《中日修好条规》是由中日双方自愿商定 ,权利义务对等 ,明确规定互不侵犯领土 ,互不干涉内政的平等条约。《中日修好条规》不仅是中日关系史上的第一个条约 ,而且也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平等的建交条约。《中日修好条规》昭示后人 :对外平等交往是历史的必然和发展的前提 ;强权和武力解决不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问题 ;强大的国力及和平诚信的理念比条约的平等性更重要  相似文献   
3.
大国崛起背景下的中日安全困境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表面上看,历史问题是当前中日关系对立的焦点。实际上,潜伏在历史问题 之下的中日安全困境才是导致双边关系出现重大战略性变化的真正原因。安全困境的形成有 着深刻的大国崛起背景下的结构性原因,如不加缓解很可能成为两国走向冲突的诱发因素。建 构主义理论提示,缓解或跳出这种局面的途径,在于培育和形成东亚区域安全共同体。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日本政要频频参拜靖国神社 ,为中日关系的发展投下阴影。使得中日两国之间的历史问题再一次成为民众关注的重点。历史问题是制约中日关系的“瓶颈”。如何走出历史 ,面向未来 ,是值得研究的。  相似文献   
5.
日本始终是台海问题中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国际因素。尽管战后日本自始至终没有公开挑明台海问题是其战略关注之所存,但其所持模糊之词仍难以掩盖日本对台海之野心。2005年2月19日,日美两国公开声明,台海问题为日美两国关注之“共同战略目标”。这是日本和美国公然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同时也是日美联手遏制中国的重要信号,势必使前景本来就不明朗的台海局势更加复杂难解。  相似文献   
6.
战后日本与东盟关系可以划分为各具特点的若干阶段。日本对东盟的政策在每个阶段均有所调整。同时,日本对东盟政策也保持了高度的连续性。在日本对东盟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过程中,中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不论积极与消极,主动与被动,日本对东盟政策的调整都或多或少与其对华政策相关。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日本对东盟关系中中国因素的作用日益凸显。日本对东盟政策的定位与对中日关系的调整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互为表里,虚实相间。  相似文献   
7.
日本人心理的二重性和不确定性,是近年来中日关系亲和度不断降低的重要原因,它直接影响中日关系的正常发展。对待中日关系我们除了要坚持原则、据理力争,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还要采取理性的态度,从大局出发,把国家利益奉为最高原则,正确对待历史认识问题。地缘的安全稳定及经济的互利合作等多方面因素,要求两国国民必须端正心态,正视彼此已变化了的现实,加强沟通,增进理解,谋求双赢。  相似文献   
8.
虽然"政冷经热"曾经是中日关系一段时期以来的主要特征之一,但当前支撑"政冷经热"的双边长期经贸关系的基础已经开始动摇。从2013年度开始的中日双边贸易量与日本对华FDI的双下滑迹象已就"政冷经热"的不可持续性发出了警报。  相似文献   
9.
正习主席对于索契冬奥会的出席,不仅仅是一次公关外交,也不仅仅是给足普京"面子"的问题,更在于表达我国对于俄罗斯的战略重视程度。在多国领导人选择抵制出席的时候,中国最高领导人的出席更能体现我国对于全面发展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坚定信念。俄罗斯举办的索契冬奥会在一年前就面临着西方国家的各种抵制声音,而且随着冬奥会开幕时间的临近,抵制的声音就更大。而在这场甚至包括西方主要国家领导人参与在内的"抵制冬奥会"浪  相似文献   
10.
高层言论     
《领导决策信息》2012,(37):2-M0001
胡锦涛 国家主席 日方采取任何方式“购岛”都是非法的、无效的,中方坚决反对。中国政府在维护领土主权问题上立场坚定不移。日方必须充分认识事态的严重性,不要作出错误的决定,同中方一道,维护中日关系发展大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