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16篇
  免费   219篇
  国内免费   37篇
管理学   891篇
劳动科学   60篇
民族学   112篇
人才学   206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2310篇
理论方法论   381篇
综合类   4662篇
社会学   681篇
统计学   57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203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224篇
  2020年   205篇
  2019年   183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190篇
  2015年   323篇
  2014年   636篇
  2013年   472篇
  2012年   601篇
  2011年   678篇
  2010年   652篇
  2009年   669篇
  2008年   746篇
  2007年   536篇
  2006年   475篇
  2005年   380篇
  2004年   341篇
  2003年   282篇
  2002年   280篇
  2001年   332篇
  2000年   175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乡集》是民国时期有影响的一部丹经,它主张性即神,命即气(精);性命有先后天之分;先天即无极之时,后天即太极之时;内丹性命双修是以性为体,以命为用。守明堂为炼精化炁的入手功夫;守明堂最难在止念;止念之法的实质就是凝神入气穴;凝神入气穴的首务是得着玄关;凝神之法是"寂照得所"。伏气就是神气相依气穴,息定于中;心息相依,息定心亦定,心定息亦定。行周天火候,乃自然而然;十二时与十二卦均是虚比;不仅升降有沐浴,呼吸之间亦有沐浴;气来则用武火,气去则用文火。元神即火,真息即风;风火同用,精自然化为炁。这既继承前人,又多发前人之未发。与藏传佛教的性命思想相比,除了先天气之外,《道乡集》的上述内丹性命思想不同于藏传佛教的性命思想;两者各有自己的体系。  相似文献   
2.
仙道小说,或称道教小说,是指以宣扬神仙信仰、反映神仙或道士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小说.仙道小说在很多方面都深受佛教的影响,并深深打上了佛教的烙印,如佛教的一些教义、概念、词汇、典故、故事情节、题材、创作模式等,就深刻地影响着仙道小说,并成为其有机组成部分.但仙道小说与佛教故事相比,也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为应对信息时代对思想政治课的挑战,高职医学院校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在创新教学手段、改变教学理念、强化社会实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对思政课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让思政课入脑、入心、入行。  相似文献   
4.
5.
本文从哲学的角度论述了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核心的四大依据,指出了实践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道德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 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高屋建瓴 ,气势恢弘 ,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三个代表”思想 ,明确提出“党的作风 ,关系党的形象 ,关系人心向背 ,关系党的生命。”共产党人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 ,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 ,领导全国人民顺利完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7.
儒家絜矩之道的现代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人论《大学》多重“格物致知”一章,然絮矩之道的提出具有更重要的理论意义。朱熹为絮矩之道构建了一个多层次理论体系,包含政治方面以我为中心的自我调节,经济方面与民同利的关系调节,用人方面举贤授能的机制调节,思维与行为方面推己及人的社会调节。对儒家絮矩之道进行现代诠释,可以在政治活动中进一步发挥主体对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能动作用;在经济工作中发展经济,保民富民;在人才竞争中广揽人才,虚怀若谷;在社会生活中建立“处处以对方为重”的新型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8.
把追求金钱、享乐、权力作为人生的目的 ,是错误的人生追求。利己主义是剥削阶级人生目的的核心。无产阶级的人生目的是为人民。由“为自己”到“为人民” ,这是人类历史上人生目的的革命变革。遵循马克思主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基本原理 ,中共三代领导人对无产阶级人生目的作了精辟表述。通过学习和践履马列主义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人生目的的论述 ,必然会破除种种错误的人生目的和人生追求 ,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产阶级人生目的和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9.
“道”与“理念”分别是中国先秦时期的庄子和古希腊的柏拉图对宇宙万物的认识。两者有相通之处 :本体论与价值论的含义相近。同时两者是相悖的 :“道法自然”与“理念命定一切”、“心与物游”与“艺术摹仿影子”、“心斋坐忘”与“迷狂回忆”,分别是庄子与柏拉图的文艺思想的哲学基础、艺术特性及审美途径。庄子以“游”昭示世界本原、人生真谛 ,柏拉图以迷狂给理念世界寻找艺术的回家之路。  相似文献   
10.
戴琮魁 《老年人》2005,(2):40-40
1944年9月5日,张思德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而牺牲。毛泽东在延安得悉张思德牺牲的消息后,把警卫队队长古远兴叫到窑洞里,详细地询问了有关情况。他严肃地说:“前线打仗,免不了要死人;但后方搞生产出事故死人,不应该。”为此,毛泽东作了3点指示:“第一,要把张思德身体洗干净,穿上新衣服,入殓前要派战士给他站岗;第二,买一副棺材,运回延安;第三,要给他开个追悼会,我要参加,还要讲话。”9月8日下午,张思德的追悼会在枣园后院的干河沟上举行。会场上悬挂着毛泽东亲笔写的挽联———“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毛泽东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