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95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141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义利之辩由来已久,儒家学者孔子、孟子认为两者并不矛盾,他们主张对上讲义,限制统治者私利,而得长治久安大利;对下讲利,使人民得一定实惠,安居乐业,从而维护尊尊亲亲大义,反对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肆意掠夺.这种主张虽未被当时的统治者接受,但对后世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义利问题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乃至哲学史上长期争论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概括了中国历史上义利观的三种观点 :贵义贱利 ,重利轻义 ,义利统一 ;分析和论述了邓小平对历史上义利观的继承与发展 ,邓小平的义利观是义和利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3.
义利观问题是中国伦理思想史的核心问题之一,历代思想家都十分重视对它的研究。王夫之在总结、继承前哲义利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义利观,并对义利进行了层次性及相对性的分析,既继承了传统道义论的精华,又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传承传统重义轻利观念的大学教育,对学生的财富意识具有极大的压抑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一部分人陷入拜金主义的泥潭,一部分人则保持着"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极端思想。调查的结果令人担忧,大学生财商整体水平较低。对大学生进行财商教育,是实现教育"使人更幸福地生活"目的之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社会心态是社会成员的观念意识与时代的社会现实发展之间紧密互动而产生的一种社会心理。"拒绝式"社会心态是指社会成员对社会变迁或社会重大变化持否定态度的一种社会心态。"拒绝式"社会心态的生成与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平均主义观念、清官政治伦理和义利观密切相关。社会心态和社会矛盾的生成具有同源性,"拒绝式"社会心态对于社会矛盾具有推波助澜的消极影响。调适"拒绝式"社会心态,对于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近代日本通俗伦理价值观与中国维新派伦理价值观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中日传统义利观的内涵,寻找两国传统伦理价值观的不同特点。经过横向比较,得出日本的传统伦理价值观具有"阶层"属性、中国的传统伦理价值观具有"派阀"属性的结论。通过纵向比较,得出日本传统道德伦理被庶民化、中国传统道德伦理被精英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义利问题,是道德价值论的基本问题.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的儒家义利观有着丰富而复杂的蕴涵."以义制利"、"义以为上"是儒家义利观贯彻始终的思想,同时也是其积极合理的内核.这一基本精神对铸造和形成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传统美德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而且在当代社会亦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对中国儒家经济伦理思想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对儒家经济伦理思想的核心"义利观"给予重点剖析,并对儒家经济伦理的典型:徽商和现代儒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朱熹伦理道德观通俗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孔子、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其思想可反映出传统义利观的特点: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和轻利。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义利观是义利并举的,我们既要吸收传统思想的精华,又要放置于全球的语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