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2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1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8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229篇
社会学   8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京剧艺术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荆涛 《理论界》2007,(6):229-229,263
任何艺术都要有创新,有创新才有生命。京剧艺术的发展,浸透了老一辈艺术家的辛勤汗水。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和提高,陈旧的歌舞戏剧内容和形式已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社会变化的快节奏是对京剧艺术发展的一个鞭策。为了振兴京剧艺术,从事这方面工作的艺术家、工作者和爱好这门艺术的同仁要为京剧艺术的发展与创新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从音乐形态、表现手法等方面具体分析《变奏曲》这部钢琴作品,探究其中对中国传统戏曲效果的模拟,以及作者如何巧妙地借鉴皮黄丰富的音响和表现力并运用到钢琴音乐中。中西的结合,古今的碰撞、鲜明的色彩个性,这些特点使得这部作品成为探索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道路上的闪光点。  相似文献   
3.
文章论述了京剧在 2 0世纪 30年代达到鼎盛阶段的内外部原因。在其内部原因上 ,作者以其研究古代文学史时所提出的“原生态式的把握方式”来观察这一段京剧史 ,从而对这一段京剧史的发展作了新的勾勒 :艺术块团之形成、相互间的争锋、浮沉以及名号形成的种种情况。在其外部原因上 ,论述了京剧是如何从回应“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批评以及如何从向话剧的学习中受益的。 30年代新文化界对于当时京剧的雅化是批判的 ,作者则对此取肯定态度。最后还说明了 ,当京剧出国演出时 ,它的许多曾受“五四”新文化运动批判的特点 ,却受到了国外艺术家的肯定 ,中国的京剧艺术家们也更加开拓了视野 :由此勾勒出京剧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大的回旋  相似文献   
4.
1952年7月1日,北京饭店大厅里灯火辉煌,中央领导同志和首都各界代表欢聚一堂,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31周年。刚从香港归来不久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李慕良应邀参加了庆祝会。当马连良的京剧唱段演完之后,周恩来总理办公室负责人齐燕铭来到李慕良跟前,笑着说:“慕良同志,总理让我给您说一下,烦您拉个京剧曲牌《夜深沉》。”  相似文献   
5.
两年前,因为"破解川剧变脸秘密",曾金贵成为四川乃至全国川剧爱好者的声讨对象。今年7月,法国女孩美兰妮专程来中国拜曾金贵为师学习变脸的消息一出,声讨再起:"变脸是国粹,怎能随便传给外人?"  相似文献   
6.
被誉为中国戏曲特别是京剧艺术人才摇篮的中国戏曲学院创建于1950年,是我国办学最早的一所综合性高等戏曲学府,也是戏曲教育的最高学府。学校图书馆不仅负责搜集、加工、存贮和传播各类戏曲资料,同时也提供各种剧种戏曲资料的公众访问,是学院教学和信息服务的中心。  相似文献   
7.
韩旭 《北京纪事》2014,(7):36-38
武花脸又称武净,属于净行的一支。武花脸演员非常重视武功的锤炼,譬如毯子功、腰腿功、把子功等。因为在舞台上需要摔打的戏实在太多,武花脸演员必须得有一身好武功、一副好身板。虽然和其他行当相比,以武花脸为主角的剧目并不是特别多,但在京剧的大多数剧目里,只要有武戏,你都能见到武花脸的身影。  相似文献   
8.
王玉琴 《劳动世界》2016,(19):70-71
10岁学戏,父子同台曾为毛主席演出 梅葆玖于1934年出生在上海,是梅兰芳最小的一个孩子.梅家一共9个儿子,只因他长得最像父亲,尤其耳朵、眼睛等特别像,加上嗓子好有条件学习,父亲就给他拍了定妆照,决定培养他继承自己的衣钵.所以,在所有孩子中只有梅葆玖学了梅派京剧.  相似文献   
9.
丑角位于京剧的五个行当之尾,也很少在京剧中独挑大梁,但是在京剧中却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它就像那饭菜中的盐,缺少它就淡然无味。它妙趣横生、活泼自然、诙谐明朗,观众对其喜爱有加。"无丑不成戏"是众所周知的,这也说明了丑角在京剧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退休后,紧绷的弦松弛下来,闲坐家中倒也自在。但我是个忙惯了的人,突然闲下来,还是感到有点不习惯。一天,学校几位京剧票友向我发出了邀请。盛情难却,我便抱着"八十岁学吹鼓手"的迟疑,参加了学校业余京剧团。2001年3月的一天,我早早来到学校老年活动室。室内陈设虽然简陋,可来的老年朋友却不少,他们的兴致很高,有的吊嗓子,有的练身段,有的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