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97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20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定量分析了三种产品销售和回收模式.不同成员回收旧产品的成本不同,因此旧产品回收工作对成员的吸引力不同,因此我们引入产品回收吸引力指数进行分析、比较.分析表明:(1)当供应链成员旧产品回收吸引力指数不同时,应该权衡指数的关系,在模式M和R中选择合适的渠道模式.(2)当供应链成员旧产品回收吸引力指数相同时,相对于生产商回收模式,零售商回收模式能赢得更多的市场需求和利润.直接面对消费者销售和回收产品模式是最优模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国内新兴的汽车自动变速器绿色再制造生产实际,分别从绿色再制造自动变速器油液、电子部分、液力变矩器、液压回路、机械传动系统五大部分进行故障诊断分析,指出我国绿色再制造汽车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存在的技术问题和体系问题,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生产和物流成本出发,对发动机再制造经济性进行分析。基于系统动力学建立发动机再制造全过程关键因素及成本分析模型,研究了不同批量、不同库存策略、不同管理方法下的再制造成本,最后通过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对成本模型进行模拟仿真,并得出结论:随着产能的扩大,为降低回收成本,应在原有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回收网络;因缺货带来的影响非常明显,应采取面向订单生产模式的库存策略以减少缺货成本。  相似文献   
4.
针对如何优化汽车引擎产品的保证成本这一问题,利用成本动因理论,分析并建立了引擎产品保证成本动因体系,该成本动因体系不仅包括了传统的保证成本,还考虑了失效产品再次失效的潜在成本。接着,利用数学规划方法,建立了引擎产品保证成本模型,并利用Matlab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结论可用于指导汽车引擎制造企业在再制造方式下优化引擎产品保证成本。  相似文献   
5.
陈伟达  刘碧玉 《管理科学》2015,18(12):36-46
研究需求和再制造率不确定下整个再制造系统的综合协调问题,帮助再制造商制定各环节批量决策以实现整体最优. 首先,考虑对应其拆卸后不同质量状况的差异再制造成本,构建能反映质量成本的拆卸和再制造总成本模型; 接着,考虑新零部件采购提前期,利用两阶段利润函数的思想,构建包括拆卸、再制造和重新装配3个子系统中所有成本因素、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优化模型; 然后,求解最优再制造/拆卸比率、拆卸批量、再制造/采购批量和重新装配批量; 最后,通过算例验证并讨论平均再制造零部件获取成本对再制造批量、采购批量、拆卸和再制造总成本以及总利润的影响,再制造/拆卸比率和单位拆卸成本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考虑市场主体对再制造品需求量的不确定性及库存对选址策略的影响,以构建物流网络总成本最小和对居民负效用最小为目标,建立多周期多目标再制造物流网络的动态选址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确定各周期内网络设施的位置分布、数量及设施间的运输量等。通过比较静态选址和动态选址结果,可证明动态选址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设施资源,兼顾各周期不同情况,具有很强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7.
零售商与第三方回收下闭环供应链回收与定价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基于市场细分建立了零售商回收与第三方回收废旧产品情形的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通过对两种情形决策变量的求解与比较,讨论了回收努力程度和产品定价的区别,分析了制造商与零售商的利润随消费者偏好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第三方回收相比零售商回收情形回收努力程度较高,但零售商不具有参与闭环供应链的积极性;第三方回收情形零售商具有参与闭环供应链的积极性,但回收努力程度较低;第三方回收情形新制造与再制造产品的零售价均高于零售商回收情形的零售价,零售商回收对消费者有利.  相似文献   
8.
聂佳佳 《管理科学》2013,16(5):69-82
研究了信息分享对制造商回收模式选择的影响.分别建立了集中式回收模式下的信息分享模型以及零售商不分享和分享信息下的3 种分散式回收模型( 零售商、制造商和第3 方回收模型) . 研究发现: 1) 分散式回收模式下零售商分享其私有预测信息对其收益是不利的,但信息分享使得制造商回收模式下供应链预期利润增加; 2) 通过建立信息分享补偿机制使得零 售商有动机分享其需求预测信息; 3) 零售商对信息的分享策略和制造商对回收模式的选择取决于预测信息精度和回收旧产品价格的高低.  相似文献   
9.
两级再制造的S-M闭环供应链的决策与绩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应商是再制造战略研究中不可忽视的决策主体之一,因为制造商的产品回收再制造战略会对供应商的零部件供应决策产生影响,而且处于强势背景的供应商也有选择是否参与零部件的回收再制造的权利。为了探讨产品和零部件的两级再制造战略对供应商和零售商的定价决策及收益的影响,本文运用Stackelberg博弈,对供应商强势背景下供应商选择参与和选择不参与零部件的回收再制造的两种Supplier-Manufacturer闭环供应链模型进行了研究,并对两种情形下的定价决策与收益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得出以下结论:再制造战略对批发价决策的影响与产品的市场需求状况有关,对零售价决策的影响与回收风险状况有关;供应商应积极参与两级再制造战略,因为供应商选择供应可再制造的零部件使自身受益,并且参与零部件的回收再制造可以在降低批发价和零售价的基础上使双方受益。最后,运用数值算例验证了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再制造战略对定价决策及收益影响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运用消费者效用模型,研究了二手市场条件下耐用品垄断商回购并进行再制造的两周期动态决策问题。研究得到,当耐用品的生产成本与再制造成本低于临界值时,耐用品垄断厂商才应该选择回购并进行再制造;再制造不仅可以对二手市场产生挤兑效应,而且可以获得市场增长效应,新耐用品成本越高,则挤兑效应与增长效应越明显;耐用品垄断厂商有提高消费者对再制造耐用品的认可程度与降低耐用品耐用度的激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