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29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60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正有朋友告诉我,在飞禽动物里,最爱惜羽毛的是孔雀,它们不但日常十分注意,而且遇到特殊情况,比如涉水过河,还会小心翼翼地翘起尾羽,生怕被水打湿。所以,汉朝文学家刘向在《说苑·杂言》中,把孔雀爱羽与君子爱口、虎豹爱爪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而出自此处的"爱惜羽毛"一词,则被后人比喻为格外珍惜自己的声誉。珍惜自己的声誉,对于领导  相似文献   
2.
杨新宾 《理论界》2012,(5):114-116
《七略》在中国学术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人多将其视为"考镜源流,辨章学术"之作,但就其成书过程及六分法的体系来看,称之为学术史似较为不妥。《七略》是在官藏书籍的整理过程中产生的,藏书目录是其原始功能;刘歆虽在其中尤其是《诸子略》中倾注了自己的学术关怀,加入了一些考辨源流的文字,使之部分具有了学术史的功能,但仍不能完全撼动《七略》书籍目录的基本性质。《七略》是目录学与学术史双重标准的产物,但作为目录的功能更为明显,学术界对《七略》学术史的推崇有进一步界定和澄清的必要。  相似文献   
3.
从文本体例的视角,审视《列女传》,则其特征主要有三:撰写准则的一统与多元,主题先行的材料组织形式,和谐统一的语言文字措辞。由此也更加确立了刘向为《列女传》编撰者的身份。《列女传》主要的价值与贡献,表现在史学方面,使传体史学获得了独立发展;体现在文学领域,则是促进了小说的发展,在表现手法等方面颇具艺术成就的同时,予后世文学以影响。另外,《列女传》的文本体例还开创了我国古代女训类著述的先河。  相似文献   
4.
西汉学者刘向撰写了许多以“说“命名的叙事性作品,他还增设了“小说家“这一诸子学派,这些证明刘向具备了说体文思想。刘向的说体文思想包括:说体文的内容为诸子辩说,说体文的特征为情感性、譬喻性、说理性,说体文影响“小说家“的增设。这些对说体文及小说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和谐校园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6.
杨博涵 《学术交流》2008,(4):140-143
刘向所编的<列女传>体现的是美女破国和丑女兴邦的女性观,构成这两个主题的二重奏.美女破国理念在刘向之前就已经形成,刘向继承的是历史传统.而丑女兴邦理念,是到刘向那里才明确起来的.在表现上述理念的过程中,刘向注重对所涉人物进行形貌描写,较之<史记>等史传文学作品刻画得更为具体,尤其是对丑女形貌的渲染更为充分,兼用实笔和虚笔.刘向所编<列女传>的相关故事具有现实针对性,是对汉成帝的讽谏,类似题材在同时代扬雄的作品中也可以见到.  相似文献   
7.
《楚辞释文》不是古本《楚辞》的本来面貌。刘向《楚辞》十六卷按照以传释经的体例编篡,屈原的作品为经,祖述屈原的作品为传。从刘向《楚辞》的篇次和编篡体例,可以知道《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就是《汉书·艺文志》所载的屈原赋二十五篇。  相似文献   
8.
论刘向《新序》中的人文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序》是汉代刘向编撰的一本文集 ,其中有丰富的人文思想。作者认识到人在天人关系中的主导地位 ,充分肯定人的价值和力量 ;认识到忠信礼义等道德观念和行为对人性的塑造和提升 ;意识到人伦关系和人性完善之间的密切关系。刘向的人文思想既继承了儒家的传统 ,同时又有所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刘向是西汉末年的著名学者,他的思想体系和学术体系是在借鉴、吸收诸子各家之长的基础上形成的,而道家思想在其中又占有重要地位。刘向要求则天顺时,强调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这与道家的天道自然观和辩证法思想有着某种相同、相通之处。刘向对道家无为而治、崇俭抑奢、戒骄重谦等思想也多有推崇、吸纳和改造,力图更好地运用道家学说这一"君人南面之术"来为刘汉皇朝服务。在领校群书过程中,刘向整理了许多道家著作,并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其思想内容和学术价值。本于道家的抱朴守真思想和怀疑态度、批判精神,刘向盛赞并弘扬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在校书撰史时注意求真求实、秉笔直书。刘向对各种旧说的兼收并蓄,也或隐或显地体现了对道家特别是黄老学派包容性、超越性学术风格的继承和发挥。  相似文献   
10.
黄震云 《南都学坛》2006,26(1):74-77
王符的《潜夫论》和刘向的《说苑》记载了三皇五帝与天地的神话传说,继儒家将神话历史化和汉代的历史神话化以后,形成神话历史的谶纬化与历史神话化的矛盾与相互融合的新的神话状态,于是神仙说、神话、谶纬开始合流,神和仙与迷信也逐步一体,理论系统随之形成。政治思想是这种文化状态形成的主要方式原因。刘向、刘歆的五德说是王符著作的思想贯穿与展开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