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38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23篇
管理学   1486篇
劳动科学   76篇
民族学   23篇
人才学   126篇
人口学   51篇
丛书文集   1073篇
理论方法论   259篇
综合类   2187篇
社会学   433篇
统计学   682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209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227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202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222篇
  2015年   224篇
  2014年   603篇
  2013年   466篇
  2012年   610篇
  2011年   543篇
  2010年   462篇
  2009年   405篇
  2008年   428篇
  2007年   255篇
  2006年   176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两化(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已经成为了我国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最为重要的战略措施,如何通过有效的两化融 合来推动我国工业的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了目前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最为重大的挑战。本文主要分析目前两化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措施,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
3.
基于2009-2013年广西制糖企业层面的面板数据,建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对广西甘蔗制糖业的技术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并进一步分析广西甘蔗制糖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广西甘蔗制糖业遭受被迫放开的市场的冲击,其技术效率呈下降趋势,生物技术和节能技术等外部技术因素对效率呈正相关,而企业管理水平等内生技术因素对效率呈负相关。因此,广西制糖企业产业升级的途径在于寻求新技术,并建立新的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4.
5.
在分析重庆市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现状、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以及国内外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对重庆(?)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九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论新经济与传统产业升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经济”内涵的分析 ,揭示出新经济的发展必须立足于传统产业的升级。新经济的发展为中国传统产业的升级提供了新的契机 ,传统产业的升级又为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新经济与传统产业升级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现代制造业中的全面价值管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乃静 《管理评论》2005,17(1):24-30
在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和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剧的时代背景下,与传统制造业相比,现代制造业在其经营特性和生产技术方面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因而,要实现“价值创造型企业”的发展目标,对现代制造业的价值管理就要上升到比传统的价值工程更高的层次——“全面价值管理”(TVM)。这就是,基于企业价值链和价值分析法的企业产品价值管理,基于顾客价值链的顾客价值管理,以及基于SA8000标准的企业社会价值管理。  相似文献   
8.
反梯度推进:西部产业升级的一种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梯度推进理论的核心内容强调 :落后地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直接引进世界最先进的技术 ,发展自己的高新技术 ,带动传统产业实现超越发展。近几年 ,我国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 ,其实质就是要解决中国区域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问题 ,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而实现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则是根本出路。在这方面 ,反梯度推进理论为我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的产业升级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成德宁 《南都学坛》2006,26(6):96-100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制造业也正在经历着重大转变,出现许多新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工业化国家迅速调整其科技政策和产业政策,重新强调制造业的地位和作用,并致力于开发先进制造技术。中国在发展制造业上具有比较优势,也具备良好的制造业生产基础设施和技能。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发展制造业应瞄准现代制造业发展的新方向:一是制造业的全球化发展;二是制造业的信息化发展;三是制造业的柔性化发展;四是制造业的集群化发展;五是制造业的绿色化发展。要提高中国制造业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发展,必须积极参与全球生产体系、完善制造业产业集群、以信息化帮助工业化、积极推广建设工业生态系统,最终达到一种完美的共生体系,实现我国制造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马理  董云 《职业时空》2003,(3):41-43
从改革开放算起,中国乡镇企业已走过了24年的光辉历程。时至今日,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传统的农村经济的生产经营模式开始凸现其局限性,为数众多的乡镇企业正在遭遇着愈来愈大的压力和困惑。特别是强污染的小化工企业遭遇了强行淘汰的灭顶之灾。乡镇企业如何才能实现产业升级和经营模式的跃迁,强行淘汰虽然合理但突然间一刀切是否欠妥,笔者通过对黄兴镇化工业兴衰的调查和反思,认为中国的乡镇企业需要一种渐进的软着陆变革模式。湖南省浏阳市黄兴镇的化工业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过多年苦心经营,在90年代后期达到鼎盛,是当地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