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64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432篇
社会学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凉山彝语中有一种特殊的ABAB式四音格形容词 ,以往的教科书和字词典都忽视不收 ,在日常生活中其使用频率较高。在语义表达上与现代汉语ABAB式形容词较为相似 ,但不完全相同。其产生有两种基本形式。在语音结构和语用上不同于描摹词 ,在句中充当状语和定语等句子成分。  相似文献   
2.
《孟子》中的单音节形容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从量的角度对《孟子》中的单音节形容词的句法功能进行研究,通过与现代汉语形容词的特征比较,结果发现单音节形容词作谓语(不带宾语),单音节形容词作宾语,单音节形容词带宾语以及单音节形容词作定语是《孟子》中的单音节形容词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3.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几种植物功能基因组学手段,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作了比较.并讨论了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当代英语中有许多以 ical和 ic结尾的成对形容词,有的两者间含义有明显不同,不能交替使用,有的两者可互换,含义无甚差别。总的说来, ical中的al正在脱落,出现了可以互换使用的以 ical和 ic结尾的成对形容词。且 ic的使用比 ical越来越广泛,这反映了英语的一种发展变化形式:词尾的脱落。  相似文献   
5.
颜色形容词是<墨子>书中形容词的一个小类.本文通过对<墨子>颜色形容词作穷尽性的描写分析,试图从该书中颜色形容词的意义层次、使用状况、历史来源等方面探讨出汉语词汇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某些规律.  相似文献   
6.
本着重描述了英语形容词的特性及其在句中的位置,特别是置于所修饰的名词之后这一特定的现象,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形容词作为后置定语的一些用法以及形容词位于名词前面和后面时在意义上所产生的差异,以便于我们能够正确地掌握英语形容词的用法,达到学好英语,用好英语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对河北官话方言区词语重叠形式的调查为基础,对河北官话方言区形容词的重叠形式进行了描写。描写的重叠式包括:ABB式、AB又/也AB式、A里AB式、A又/也A式、A上A式、AA着呢式、AAA着呢式、AA式等。并通过与普通话和其他方言的对比,揭示了描写对象在表义特点和句法功能等方面的特点。文章的最后谈了对与形容词重叠有关的几个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BNC和SWECCL两个语料库中的口语语料进行检索,计算出与very,rather及quite搭配的形容词的MI值,并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本族语者与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在口语表达时都偏向于使用very,其次为quite,最后为rather;而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在口语表达时过度使用very,对同语义的近义词quite掌握不够灵活,表达单一。  相似文献   
9.
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补语虽然是一常见的语法现象,但却很难加以区分。本文鉴于已有的各语法家的观点,基于语法是语言解释者的理论及英语学习者的需要,把补语划分为名词补语(包括主语补语,宾语补语),形容词补语。  相似文献   
10.
"是"是古汉语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个文言词语,一般可以用作代词、助词、形容词、动词。(1)作指示代词,相当于"此",意为"这、这样、如此";(2)作助词,一般用于倒装句中,充当宾语前置的标志,起强调作用,无实在意义;(3)作形容词,与"非"相对,为"对、正确"之意;(4)作动词,同于现代汉语中判断动词"是",有时活用为意动词,"认为……正确、对"之意;(5)作动词,同于现代汉语中表存在,表肯定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