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书屋     
《决策》2016,(4):96
《神圣家族》继非虚构作品《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后,梁鸿的又一重磅力作《神圣家族》2015年底出版面世。从梁庄到吴镇,梁鸿在《神圣家族》中用12个故事书写身处吴镇这一"县域"里生命群体的命运,他们是中国当代社会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12篇相对独立又有着内在联系的篇章,以在地的烟火气息和丰盈的诗性话语讲述着吴镇的故事,人物命运盘根错节,互相链接,一气呵成。吴镇作为一个县城,它处于剧烈变化的城乡大环境下,从公共管理、  相似文献   
2.
元代绘画作为中国绘画的分水岭,“宁静淡泊,超然物外”思想意识成为元代绘画的精髓,文人画成为画坛的主流。以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元四家”为首的山水画家弘扬文人画风气,以寄兴托志为旨,极大地推动了当时绘画艺术的发展,其中吴镇以画隐选题材著称,在元代绘画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对吴镇的山水画进行初步的探究分析,来了解和揭示其山水画的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3.
诗歌声律学为中国古典诗歌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自齐、梁以来备受人们的重视,但也歧见纷出,莫衷一是。清初顾炎武、李因笃、毛奇龄等人潜心研究古诗音韵,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此后各种研究诗歌声律的著作也层出不穷,尤以王士稹和赵执信最为著名。吴镇深入研究前人的理论成果,并根据自己的创作实践,著有《声调谱》和《八病说》两部声律学研究著作,解决了诗歌声律研究中的一些重大难题,并提出了新的理论见解,为诗歌声律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戚瑞丰 《社会工作》2010,(13):29-31
一、调查的缘起 什么是迷信呢?台湾人类学家李亦园先生这样定义:“凡是经验技术与知识所能解决的事而不以之为解决的手段,转而征之于神灵或超自然的都应视之为迷信”。与信仰比较,迷信的目的是现实的利益和现世的安乐,而非超越的终极的人生价值和人生关怀;其态度是迷狂和功利的,而非理性的和道德的;  相似文献   
5.
袁枚与当时西北诗人吴镇的交往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二人诗文往来,关系融洽.但乾隆五十八年(1793),二人在张晋和许珌诗作是否入选《随园诗话》、如何对待生死两个问题上意见不一面发生论争.这场论争影响了二人的融洽关系,还涉及到乾嘉时期诗学多元化格局和乾嘉文人的信仰危机.乾隆六十年(1795),吴承禧代父作祝寿诗祝袁枚八十大寿,二人关系得以缓和.随后,吴镇两次拜访袁枚于随园,二人尽释前嫌.厘清袁枚和吴镇之间的交往事实,特别是辨清二人论争情况,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乾嘉文坛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秘书之友》2011,(8):F0002-F0002
盛懋,字子昭,浙江嘉兴魏塘镇人。生卒不可考,只知道他与吴镇活动于同时,当时二人同里而居,盛家门前求画者接踵,而吴家门前则罕有人来客往。这是因为盛懋是一位职业画工,以绘画作为谋生的工具,而他的艺术又特别精湛的缘故。  相似文献   
7.
<正>在中国画术语中有"四君子"之目,所指乃以梅、兰、竹、菊四种花卉为题材的花鸟画。此目有一个演变过程。早在宋元时期,画家画竹、梅,常加上松树,称为"岁寒三友"。元代吴镇喜画兰花、与竹、梅,松共称‘四友’。明代万历年间,黄凤池辑《梅竹兰菊谱》,首称"梅竹兰菊"为"四君","四君子"之目基本定型。但历代画家对此多有变更,有人加上松树,或水仙,或奇石,将其合称"五清"或"五友"。至清代《芥子园画传》问世,再次强调"四君子"为梅、  相似文献   
8.
吴镇诗歌声律学发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歌声律学为中国古典诗歌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自齐、梁以来备受人们的重视,但也歧见纷出,莫衷一是。清初顾炎武、李因笃、毛奇龄等人潜心研究古诗音韵,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此后各种研究诗歌声律的著作也层出不穷,尤以王士禛和赵执信最为著名。吴镇深入研究前人的理论成果,并根据自己的创作实践,著有《声调谱》和《八病说》两部声律学研究著作,解决了诗歌声律研究中的一些重大难题,并提出了新的理论见解,为诗歌声律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