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4篇
社会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近来.网络世界又增添一个新名词——“裸官”,意指那些配偶子女都在国外,而自己孤身在国内的官员。由于近些年“裸官”外逃现象频频发生,一时间,“裸官”成为了网民们热议的话题。那么,“裸官”与贪官有什么联系?“裸官”与忠诚度的关系如何?“裸官”能否做官?“裸官”外逃的原因及影响怎样?怎样才能有效地遏止“裸官”现象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皮尔斯在对符号进行三元定义时引入了“解释项”概念并对其进行“直接解释项”、“动态解释项”和“终极解释项”区分,同时提出符号无限意指行为论。皮尔斯的符号理论集中反映了其阐释观,凸显了阐释者的主体地位性和阐释活动的无限永恒性。  相似文献   
3.
范永康 《兰州学刊》2014,(8):112-118
后马克思主义以“语言建构主义”为哲学基础,认为文化是意义表征,同时又是意指实践,是文化建构了社会现实、意识形态或权力关系、主题位置或身份/认同,从而颠覆了传统马克思主义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框架中构建的反映论文化观。究其实质,后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精致的“语言唯心主义”理论,对传统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理解也是非常片面的。但是,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对于反思、丰富和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又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历史形势的最新发展要求我们应当高度重视文化的建构功能,并借鉴建构主义思维和符号学方法来探索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领导决策信息》2011,(28):19-19
警务创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在全国公安机关“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深入开展的背景下.各地警务模式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其中.北京市公安局通过构建“民意主导与情报先行”相结合的新型警务模式.建立了民意与治安形势同步分析、同步通报、同步落实长效机制,形成了“警务跟着社情民意走、民警围着群众工作转”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5.
沈有鼎是将现象学引进中国的第一人。本文通过对沈有鼎20世纪30~40年代发表的论文中的基本思想倾向的分析和对沈有鼎同美国数理逻辑学家王浩之间通讯的相关内容的介绍,重显这段现象学在中国传播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领导决策信息》2013,(50):26-30
a 12月12日,国内首个跨城市文化产业评估指数2013年最新榜单在深圳发布。中国城市创意指数课题组对中国36个大中城市进行评估分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分居中国城市创意指数榜前五强。  相似文献   
7.
时间就是金钱的概念,自古有之。古人曰:一寸光阴一寸金。那时,黄金乃最贵重之物,将其与时间作比,意指时间非常珍贵。惜时如金,也是同样的。  相似文献   
8.
符号的意义取决于具体语境。罗兰·巴特的文化意指分析基本模式从符号学视角出发剖析了文化符号与语境在横组合和纵聚合两个向度上的互动关系。在这两个向度上,符号会按照具体语境的叙事结构和象征结构产生出特定的逻辑意义和象征意义,呈现多样化的意义。在跨文化传播的情况下,文化符号处于和不同文化语境的对话过程中,在不同语境中会存在不同的意义呈现,很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文化折射"现象,此时应遵照目标语境的横组合和纵聚合规则序化叙事结构和类比化象征结构,才能最大程度地提升文化符号与语境的有效互动,保证受众对文化符号意义的预期建构。  相似文献   
9.
唐代“处士”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对隐士有多种称渭,皆各有侧重,处士作为古代隐士称谓之一,原意指居处于家中,从未有出仕经历的士人.然而随着隐逸文化的发展,这一概念发生了细微的变化.详细考察唐代处士称谓使用情况,可以看出唐代官制的复杂和处士概念的泛化,同时可窥见唐人价值观的转变轨迹.  相似文献   
10.
从符号学看文学叙述的模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事符号学认为"功能"是叙事的基本单位,"叙述"是功能的耦合.文本叙述在结构上遵循一定的规律性.该文借用叙事符号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从叙述的功能、句法与意指;文学叙述与日常交际叙述的比较;叙述的语言层剖析几个方面初步论述文学叙事的模糊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