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26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8篇
社会学   15篇
统计学   1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将环渤海西岸城市群划分为三个经济区:秦唐经济区、石保沧经济区、京津廊经济区,选取每个经济区发展速度快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并构建了一套适合于环渤海西岸地区的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杨宗华 《职业》2012,(22):34-37
什么样的员工最受职场认可,晋升得最快?这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在这个世界上,并不缺乏有能力的人,那种既有能力又有责任感的人才是每一个企业都渴求的理想人。企业宁愿信任一个能力一般却有强烈责任感的人,而不  相似文献   
3.
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城市经济日益占支配地位,中心城市的作用日益凸显,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居民生活条件极大改善,城市群迅速发展完善,城镇化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但是,应该看到,中国的城镇化还存在诸多矛盾与问题。从各方面关系来看,中国的城镇化呈现出"五重五轻"的特点,即重速度、轻质量,重建设、轻管理,重生产、轻生活,重经济、轻社会,重开发、轻保护;从推  相似文献   
4.
正所谓城市综合承载能力顾名思义,是描述城市相对于时代和环境变化的最大承受能力或某方面的限制程度,是城市系统产出能力与自我调节能力的综合表现。本文以上海市为例,目标是构建城市综合承载力指数来评价并定量描述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一、城市综合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城市是一个由社会、经济、自然  相似文献   
5.
何心益  左泽华 《四川统计》2009,(4):32-32,33
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四川的基本省情。  相似文献   
6.
试论农村社会的灾变承载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社会结构及政府对农村社会经济的管理体制存在诸多弊端。这次SARS流行则暴露出农村社会的灾变承载能力严重不足。政府为控制SARS在农村蔓延,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从理论角度考察,它反映的也是一个社会公正问题。要提高农村社会抵御灾变的能力,惟有中央政府加快制度创新,推动行政制度、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等一系列改革。  相似文献   
7.
科学实施城乡总体规划,提高库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增强县域经济实力,促进库区各区县主城和小城镇协调互动发展,是加快库区小城镇步伐、提高库区城镇化水平的努力方向。库区是旅游资源富集地.提高城镇化水平,对于发展库区旅游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进一步提高“桥上桥”的技术水平提出了具体措施,并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探讨,使“桥上桥”的工作机理更趋合理,使原桥受力状况得到改善,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二、三部分中有的观点或许可以研究,但主城区的城市负荷(承载能力)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欢迎来稿讨论。  相似文献   
10.
企业迁移是企业对区位的再选择。出于成本或者出于情感,或者为了获得原料、能源、劳动力等供应,企业考虑在区内或区际进行迁移。另外社会文化环境以及区域发展条件等因素也会诱导企业做出迁移决定。企业迁移对迁出地区和迁入地区的环境承载能力,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区域产业结构等存在着一定影响。可以进一步研究基于环境承载能力的企业迁移问题,企业迁移和劳动力迁移的共生问题,以及企业迁移与政府空间经济行为的相互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