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9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1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私募债券承销商负有信息核查义务,应通过尽职调查对发行人发布的信息进行核查。承销商对投资者的责任性质上为侵权责任,归责基础为过错,以承销商具有故意或过失为必要。因果关系判断方面,事实上因果关系可采信息瑕疵重大性标准,法律上因果关系采相当因果关系理论。承销商赔偿责任的范围,包括投资者未能受偿之债权本金、利息、违约金等。  相似文献   
2.
股票首次公开发行、承销商声誉与我国保荐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承销商在股票首次公开发行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而承销商声誉对于其作用的发挥则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对股票首次公开发行的过程及承销商的作用进行了概述,接着在借鉴国外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承销商声誉对首次公开发行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由有声望的承销商承销的股票其定价相对较高,同时其收取的费用也相对较多。最后本文对我国保荐制度的建立与具体实施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麦科特事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证券监管对承销商声誉资本的影响,从一个侧面考察了我国证券监管的效率。实证结果表明,证券监管通过影响目标承销商未来的市场份额,给承销商的声誉资本带来了负面影响。但成熟市场上显示的承销商声誉和IPO客户声誉的关联性在本文的案例分析中没有得到验证。我国证券监管在信息传递方面的缺陷以及投资者对承销商声誉的不关注,导致监管行动对承销商声誉的间接惩罚效应不足。我们认为,直接处罚和间接处罚并进,对于促成承销商声誉机制的形成、提高证券监管的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承销增发新股中承销商是否存在交易操纵行为是涉及到市场信息效率的关键问题.从国内发行核准制度和无市商的电子交易机制出发,流通市场承销商与策略交易者的博弈行为研究表明,纯操作均衡是唯一的均衡,即承销商始终选择流通市场交易操纵行为,此时流通市场净指令流的信息失效,增发公告后流通市场信息缺乏效率.同时,本文也通过首日流通市场中收盘价和交易量回归,以考察承销商是否存在增发实施前的交易操纵行为.实证表明,增发首日交易量与承销商信誉无关,且难以用公开信息预测,预示承销商交易操纵行为;另外,收盘价与交易量无关,交易量没有信号效应,这与纯操纵均衡相符.本文从实证角度验证了模型结论.结论表明现行发行核准制驱使承销商操纵增发前流通市场交易价格,这要求监管当局修正或者重新设计股票发行制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多重代理理论研究中介机构对IPO折价程度的影响,通过对我国创业板IPO的152家上市企业的调查分析,发现承销商声誉对IPO折价呈负相关关系,同时发现承销商与风险资本的先前合作会引起更大的折价,并且在此基础上使承销商声誉的负相关性更加显著.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承销商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先前合作关系对折价的影响虽然不显著,但确实存在负相关趋势,并且这种关系的存在使得“创始人是否是CEO”这一变量成为折价幅度的显著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债券违约事件频发,对债券市场的平稳运行造成威胁。以2020年11月永煤债券违约为外部冲击,从地区、行业、评级机构与承销商四个层面,基于2020年债券市场日度数据,利用事件研究法与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AAA级国有企业债券违约对债券市场影响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永煤债券违约事件导致债券一级市场发行规模缩小与发行成本提升,并显著提高了二级债券市场存续债券的回报。从短期市场反应来看,违约事件造成的负面溢出效应(异常回报提升)同时存在于地区、行业、评级机构与承销商层面;从长期影响来看,违约事件导致的存续债券收益率提升的负面冲击仅在地区和行业间存在。异质性分析表明,违约事件对低承付能力地区、低市场竞争程度行业、由内资背景机构评级以及低声誉机构承销的债券负面影响更加显著。进一步检验发现,上述短期负面溢出效应在高等级(AAA)债券组中更加显著,并且评级机构的评价标准并没有受到该违约事件的影响,说明信用评级膨胀问题仍然严重。因此,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债券市场的引导,从债券市场信息中介(评级机构与承销商等)角度采取措施来防范与降低债券违约风险。  相似文献   
7.
针对最近一个时期发行人、承销商希望新股发行日程有更灵活安排的呼吁,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今后新股IPO可在获得批文后6个月内由“承销商和发行人就发行日程和发行窗口的选择做更加灵活的安排”。  相似文献   
8.
付亮 《经理人》2011,(10):30-30
据外媒报道,京东商城将于近期为其美国IPO挑选承销商,拟筹资40亿~50亿美元,初步计划于2012年上半年上市。而此前不久,京东商城曾披露,规划于2012年下半年开始盈利,于2013年初IPO,融资额至少20亿美元。  相似文献   
9.
承销商值得信任吗——来自创业板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运用剩余收益评估模型控制IPO公司的内在价值,对我国创业板IPO过程中承销商的定价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证券市场效率不高的背景下,不完善的声誉机制无法约束承销商的机会主义行为,导致承销商第三方认证功能弱化,发行价格偏离内在价值,不能有效降低发行人和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承销商的机会主义行为造成发行人和承销商的利益趋同.在发行价格与抑价程度不存在显著关系的情况下,配合承销商的机会主义行为采取高报价策略争取配售份额是询价投资者的占优选择.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9—2011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实证研究了以承销业绩衡量的承销商声誉对创业板上市公司IPO抑价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承销商声誉的破发补偿效应。研究发现,在我国创业板市场中,承销商声誉对IPO抑价率没有显著影响,而新股上市首日的破发现象将导致投资者对新股承销商的认可度下降,这种承销商声誉的破发补偿效应将显著降低该承销商随后所承销新股的IPO抑价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