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30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71篇
社会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咏物诗品类人多,内容繁杂,涉及的层面极为宽泛。本文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咏物诗的思想内蕴,通过对诸多作家作品的评述观照,一定程度地揭示出古代咏物诗的时代底蕴和作者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2.
七言体起于七言句式的确定,骚语由于缺乏七言句式的限定不能指为七言体之起。七言起于汉代谣谚、镜铭、歌诀,亦有文人偶作并赋体七言系辞,但汉乐府五言蔚为正宗,并以文人拟乐府居于雅正,而七言俗制罕作。然七言魏晋不兴,非在句句平韵导致意脉不相连属、不堪叙述抒情,而主要在于俗制不入、句长为难。及南朝宋鲍照七言隔句押韵新造其体,开启南朝七言之盛,与五言同时接受声律规范,卒成七言律体,但命意、造语犹仍南朝乐府七言,表现为早期七律的重要特点,这是因为七言新体形成既晚,不及五言经由自汉以来文人拟乐府的长久积累形成文人创制的精工锻炼。在七言律体的形成过程中,声律和联对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胡乔木的新体咏物诗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是其新体诗的精华所在,有其独特的艺术个性和鲜明的艺术特征,诸如由物起兴、物显人情;托物抒怀、物人一体;借物述理、生动形象等等,极具艺术魅力,为新体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艺术贡献。  相似文献   
4.
郑敏在诗歌创作及理论方面的主要观点,大多借鉴西方现代派的创作实践及理论成果。在诗歌意象的选取上,郑敏的咏物诗及其关于死亡的系列组诗中意象的选取明显带有西方现代派的色彩尤其是里尔克的诗风;诗歌创作中自我与现实关系的处理上,郑敏借鉴了艾略特等为代表的西方现代派诗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剖析了曾巩的山水诗、咏史诗、咏物诗,论证了曾巩的山水诗抒发了自己想要弛骋沧海、追寻理想、奋斗不止、求索不息的壮志豪情和壮志难酬转归自然的心情。他的咏史诗皆借凭吊古人来抒发现实人生的诸多感慨。他的咏物诗则从咏自然现象,树、花、果等,在平凡中见新意与真意。最后总结了曾巩诗歌的三个特点:含有议论化,具有民本思想和努力追求哲理,概括出曾巩诗的16字风格。  相似文献   
6.
论咏物诗在齐梁间的演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夫之云:“咏物诗,齐梁始多有之。”本文在此基础上再作较为具体的判断,从作家作品之数量,诗歌题材之广度,艺术技巧及形式等三个方面对齐梁咏物诗的创作加以对此,认为咏物诗兴于齐,盛于梁,咏物诗全面兴盛的时间当在梁代。  相似文献   
7.
齐梁时期,咏物诗创作不仅题材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也表现出艳情化、娱乐化、类型化、体物为妙的特征。咏物诗人在内容以及艺术技巧上的精雕细琢使得咏物诗与前代相比,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了很大提高,从而促成了咏物诗在齐梁间的繁盛。  相似文献   
8.
初唐咏物诗创作风气颇盛。与六朝咏物诗相比,初唐咏物诗体现出如下新气象:宫廷咏物诗祛离了南朝宫体咏物诗的香艳气息;王绩、四杰、陈子昂、郭震等的咏物诗一定程度上回归了诗骚及汉魏以来的比兴传统;沈佺期、宋之问等宫廷诗人遭到贬谪后创作的少量咏物之作,多触物生感,情志内涵有所拓展。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的“新体诗歌”观 ,对当下新诗的文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他提出的新诗在民歌和古典诗歌的基础上发展的意见 ,他概括的民歌和古典诗歌在形式上“精炼 ,大体整齐 ,押韵”的特征 ,都是我们倡导新诗的二次革命 ,推动新诗的再次复兴的旗帜。  相似文献   
10.
唐代咏物诗成熟完美,代表着咏物诗的最高成就,它以其复杂有趣的多重意象和丰富的艺术风格,为诗园地提供了一种独特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唐代咏物诗的和谐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内在精神上物与情的和谐美,以心御物,物中有我;艺术形式上对物象进行细致精切的刻画,构成形神统一的和谐美;内在美与外在美相融形成的和谐意境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