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58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72篇
社会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试论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闻学有自己的理论内涵和科学品质,也有自己的学术积累和发展基础,其学科地位应得到 充分肯定。新闻学不仅要研究新闻事业史、新闻理论、新闻业务,也应研究媒介经济、传媒业经营与管理。为 适应新世纪新闻事业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应努力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武汉某大学一个新闻学硕士生在走入社会的3个月里,已经连“跳”三个单位,穿行三个城市,从武汉到重庆再到广州,她表示:“也不知道能在这里呆多久。”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在其办报实践中无不体现着他的精英受众观念.本文从读者对象、报刊内容、文体文风等方面做出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以经济新闻方向的本科学生培养与学科建设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本系部教育教学管理为基点,着重探讨了在目前新闻学发展出现极不平衡的状态下,新闻学人才培养的建设思路及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5.
文章探讨新闻认识论的演变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对“数字新闻”做出符合逻辑和经验的定义。文章认为,从“数字性”出发形成的数字新闻认识论同时在三个方面挑战传统新闻认识论:新闻实践主体不再以人为绝对中心;新闻产品与叙事的边界模糊化;新闻的社会效应脱离“合理性假设”。据此,文章将数字新闻定义为“由数字媒体生态所培育的,旨在对社会现实进行再现、建构和介入的信息关系网络”。基于此,未来的新闻学研究或将以“关系”和“互动”为基本分析单元,探索适用于新闻生态分析的混合方法,并持续关注各种类型的另类媒体与新闻运动;未来的新闻教育则将实现从职业教育到素养教育的转型。  相似文献   
6.
周婷婷 《成才与就业》2014,(17):108-109
23岁的我,来自浙江的一个小县城,曾经就读于上海一所三本院校,选择的是被称为最难就业的新闻学专业。既无名校招牌,也无显贵出身,更无漂亮的长相,凭着在职场上一往无前的勇气以及一颗好学的心,我最终在这座“魔都”扎下根来。如今的我,不再是菜鸟级别的实习生,而是一名新闻部主任。2013年,我毕业的这一年,关于就业情况网上有许多戏称,我不再赘述。仅我们班来说,只有1/3同学进入媒体行业。我幸运地成为这1/3中的一员,但这份幸运其实得来不易。  相似文献   
7.
新闻学专业本科生到媒体实践的时候应该处理好媒体实践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之间的关系,学生数量剧增与实习基地过少之间的关系,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和以后工作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8.
我国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进入成熟阶段,但随着数字媒体的发展,社会对“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增加,对新闻专业人才的要求呈现多样化趋势.地方理工院校新闻学专业应结合自身优势,在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同质化”倾向下,找准人才培养目标的地方特色定位,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9.
10.
文章借用政治无意识的文本阐释方法概略地解读了"五十至七十年代"中国新闻业的状况如何在当代新闻史研究中得以呈现。通过考察新闻史研究者在其知识生产过程中的视野与处境来分析其历史书写中意识形态的生发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