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5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1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43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从庄子在表达哲学理念时,所创造的丑怪的艺术形象出发,分析庄子对丑怪美学意蕴的理解。并从庄子的哲学体系出发论述了道的自然本质、无用观、齐物论的观照方式及相对的辩证思维对丑怪艺术形象及美学品格形成的观照。  相似文献   
2.
安吉拉 《领导文萃》2012,(21):120-122
不紧不慢的印度人,喜欢做两件中国人已经少做的风雅之事:一是仍然喜欢阅读哲学、文学和灵修之书,并且常常作为朋友互赠的礼物;二是仍然愿意把时间浪费到辩论这件美好而无用的事上。与中国人比起来,印度人的生活真是慢到了让人恨不得要猛抽一鞭子的地步。德里很多的中产阶级家庭,早起后,先泡杯印度早茶,再从  相似文献   
3.
编读往来     
《成才与就业》2014,(4):64-64
正翻到《90后的创业宏图》这一页上,一张青涩的脸庞映入眼帘。这位看上去似乎与我年龄相仿的主人公郑章书,不知有着怎样的创业经历?待将文章读完,我发现这是一个完全超乎我想象的年轻人。同样二十岁出头的年纪,我还在学校求学,他却从送牛奶起步,如今已拥有一个平台、四家公司,并在为其他学生提供大量就业与创业的机会。这样的人,怎能不让人敬佩!在这个创业故事中,除了赞赏郑章书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羡幕他现在的成就外,我更敬佩他在为自己考虑的同时,能够想到别人。  相似文献   
4.
肖峰 《创新》2019,13(3)
人工智能有可能取代人的工作从而使人沦为"无用阶级"是目前最令人担忧的社会问题。具体考察这一进程可以发现其中存在两个阶段:一是人工智能对部分人工作的取代,二是对人类全部工作的取代。后者其实是人和智能机器的新分工,人所从事的消费娱乐性活动成为人类的新型工作,人的有用性也从这些新型的价值创造活动中生成,从而需要我们重新定义"工作"和"有用性"。而前者则是更为复杂和棘手的社会问题,需要通过制度安排、价值观转型、设计和开发新的"软工作"等社会调节手段来加以解决,而且还可以上升到社会制度的分析,即通过克服资本主义式的应用来社会的建构人工智能的光明前景。人工智能技术作为人造物和社会建构的产物,在合理的社会使用中可以避免"无用阶级"的形成及其带来的社会问题,其本体论基础在于人类作为技术的主体可以主导一种基于人类中心论的人-机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5.
李天田 《领导文萃》2014,(23):100-102
正有一家小银行,某天一开门,迎来了一位老大爷,进门就问:"你们这里是某某银行吧?"大堂工作人员回答:"哟,我们这儿不是,您走错了。""咳!"大爷转身就走。这位工作人员看了看天,紧跟着追了出去:"大爷,下雨呢,看您没带伞,我借您把伞,别淋湿了,回头有空还给我们就行,某某银行不太远,您慢慢走。"没想到,大爷扭头看了看他,说:"既然不远,你给我送过去呗,省得我再来还伞了。"都说到这儿了,工作人员心想,那就送几步吧,于是搀着老  相似文献   
6.
<教育为何是无用的>主要从人性、爱、美、身份、生存、功用六个方面阐释了教育的无用性.然而,科顿姆并非简单地认为教育是无用的,而是认为人们过多地对教育寄予期望,以教育来改变身份的功利主义目的下是无用的.与此同时,他认为无用性摆脱了功利主义的有用性,是教育一切价值的来源.要摆脱教育的无用性,必须摆脱身份政治对教育的限制,使教育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无目的性和精神品性,回归教育的本真.  相似文献   
7.
文学之用存在于它的"无用"之中,即在于大用,而非世俗之所谓急功近利之用。本文从文学与语言、文化素养及交际能力等要素间相互关系入手,就英语专业文学教育的功能及功能实现的方法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王海成 《兰州学刊》2009,(10):15-18
道家一般重视无用而对有用加以蔑弃,但庄子的思想却较此为复杂与深刻。他不但极力揭示现实的人与物的世界中的有用之患,更可贵的是他看到了无用之患。由对有用之患和无用之患的思考,他最终提出超越有用、无用之上的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9.
庄子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将老子的哲学之“道”转而视为审美之“道”,从而对中国传统美学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庄子的美学思想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对于天地大美的推崇;对于审美心胸的推崇;对于无用之用的推崇。他的这些论述,无不对今天中国美学史研究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庄子身处礼崩乐坏、动荡不安的战国中期,他目睹当权者的残暴统治、老百姓的艰难生活以及人们相互间的勾心斗角,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世人提出了独特的处世观,期盼人们在保全生命的基础上,实现心灵的自由飞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