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1篇
民族学   23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6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79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思念     
潘越云有一首老歌,叫《夜会情人》,只有四句词:“夜里去会情人,不料朝来雪纷纷。回首来时路,不需相瞒天不问。”如此简单的歌被她唱得风情万种。或者还有朱哲琴,她们都有本事将仓央嘉措的情诗唱到妖娆平淡的境界了。  相似文献   
2.
荣立宇 《西藏研究》2015,(2):110-120
仓央嘉措诗歌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滥觞阶段(1906—1930年),特征表现在译者多为英国早期带有殖民者身份特征的藏学家,他们的译诗多出现在藏学著作的相关章节或是附录中;初步发展阶段(1930—1969年),其特征为译者身份局限于西方的藏学家,全译本、单行本开始出现,翻译与藏学研究密切相关;多元发展阶段(1969年至今),表现为更多译本的涌现,译者身份的多样化,诗人翻译家开始涉足其间,翻译与英语诗歌创作开始发生关联。  相似文献   
3.
政府收储古已有之,我国历史上的常平仓就是政府收储粮食的机构。美国、日本等国政府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收储石油、稀有金属等战略资源。这些年我国的政府收储也有扩大趋势,特别是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政府收储更是频见于各种媒体及场合。如何看待政府收储?如何科学地对政府收储进行管理,从而提高政府收储的效率,颇值得政府管理部门和学术界认真思考。然而,当前有关方面对政府收储的研究较薄弱,研究成果较少。本文拟对政府收储的类型和效率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引起各方对此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新书浏览     
《中国藏学》2011,(4):158
《五百佛像集·见即获益》瑞士苏黎世大学民族学博物馆版本提供16开618页平装定价:158.00元中国藏学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ISBN978-7-80253-338-7/B·119责任编辑:冯良、南加才让  相似文献   
5.
伏羲依据河图洛书而画成八卦,形成中国最早的文字形式,并引发汉字的发明,最早的一批汉字应是族徽文字.从文献记载看,无论是伏羲画八卦、造书契,还是仓颉造字,都发生于中原地区.从考古发现看,中国四方远古文化在中原地区不断交汇、融合、发展、升华,首先在中原地区形成汉字体系,放射出中华文明的第一线曙光.  相似文献   
6.
茶马古道上的纳西族"藏客"起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客”这个纳西族参与茶马古道商贸交流的主要参与群体,其起源于赴藏区朝圣的僧侣。而由僧侣向商人的转变及至崛起,得益于纳、藏文化交流的加深及族际间心理认同的深化和升华,契入并借助于藏族“乃仓”这个族群内互助性交换关系而成长壮大起来的。“藏客”的起源与成长,揭示出茶马古道上族际之间的物资交换和商贸发展,有其特殊的地理边界和心理边界,交换行为的发生并不单纯取决于物资补给的需求程度,而是物资需求与文化联系之间多重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清代的义仓、社仓同为具有民间自救性质的基层备荒仓储,二者性质相似、功能相近,学界的研究或将重点放在探讨它们与常平官仓之间在性质、分布、谷本来源、管理、运营、功能等方面的差异,或考察各仓自身的发展,而很少关注二仓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清代长江中游地区的义仓在发展阶段、举办形式、管理、社会功能等方面都和社仓有所不同。二仓既互相补充,又有所区别,共同担负着基层社会救济的重任,并对地方社会产生着影响。  相似文献   
8.
贾岛生平故里丛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药王山医学利众院简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7世纪末,伟大的藏医学家第司·桑杰嘉措创建了西藏拉萨药王山医学利众院(lcags ri Vgrophan rig byed gling),这是藏族医学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标志着一个更加系统、规范的寺院藏医学教育模式的开始.随后,仿照药王山医学利众院的模式,在藏区佛教寺院内出现了众多曼巴扎仓(医学院),培养了大量的医学人才,撰写了浩如烟海的医学著作,对藏族医学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对药王山医学利众院的历史沿革、教学内容、教学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0.
伍振 《女性天地》2013,(9):60-61
那天,站在拉萨八廓街,我给所有知道或不知道我来西藏的朋友发了短信:"不到西藏,不知道天空有多蓝;不到拉萨,不知道空气有多新鲜:不到大昭寺,不知道信仰有多虔诚;不到八廓街,不知道逛街多有趣。"天上的街市八廓街(又称八角街)位于拉萨市中心,是拉萨最古老的街道,其历史几乎与大昭寺一样久远。松赞干布在7世纪定都拉萨,自修建了大昭寺起,就形成了八廓街。八廓街早已成为拉萨的城市标志,就象王府井之于北京,劝业场之于天津,南京路之于上海,香榭丽舍之于巴黎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