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5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52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21篇
社会学   10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苏新 《华人时刊》2006,(2):17-19
商务部副部长、中国国际贸易谈判代表高虎城透露,中国去年前三季度遭遇各类贸易摩擦涉案达89亿美元,贸易摩擦由产品、企业等微观层面转变到政策、体制、行业等宏观层面。尽管去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仍然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大而不强”的中国外贸仍然亟须调整和提高。  相似文献   
2.
李丹 《理论界》2014,(11):156-156
正自中国加入WTO之后的十多来年间,中美经贸无论从广度和深度上都获得了长足发展,与此同时,中美贸易摩擦也由特殊性、偶发性的摩擦阶段进入到了一般性、频发性的摩擦阶段,逐渐成为双边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障碍。近日,拜读完崔日明、李兵的著作《新时期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理论和问题研究》一书,理解和感悟很多,归纳起来,笔者认为该书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第一,书中去繁趋简,通过归纳总结,清晰地描述了一个中美贸易摩擦频发加剧的路线图谱,从而为  相似文献   
3.
《社科纵横》2019,(12):90-96
中美贸易摩擦绝不仅仅关涉贸易问题,贸易问题只是美国发起贸易摩擦的"借口",其实质是要打压中国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跳出贸易本身全面考量它,方可能做好充分准备。意识形态就是不可少的考量因素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新自由主义对社会主义的一次"攻击"。美国在此问题上具有明显的经济民族主义立场,一切以美国利益优先,不惜牺牲其他国家,乃至全世界的利益,这明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想是背道而驰的。最后,我们也应该看到中美文化的差异,美国文化奉行的实用主义、扩张主义、绝对安全感、丛林法则等,也是其不断打压他国,阻挠他国发展的重要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大国的确立,国外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日益凸显。美国的337调查成为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已经对中国的对外贸易造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5.
6.
中国与印度作为两大新兴经济体以及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发展中大国,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印贸易合作关系得到了不断深化与发展。但是,由于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中印两国贸易摩擦不断,严重影响了双边贸易持续健康发展。为此,中印两国需采取切实可行的举措以进一步挖掘中印双边贸易合作的潜力,扩展中印双边贸易合作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截至2016年3月,我国陶瓷行业已遭受来自17个国家或地区发起的36起贸易摩擦调查,是我国贸易摩擦的"重灾区"。该文通过分析我国陶瓷行业遭受的贸易摩擦案件的特点及影响,旨在帮助出口企业、行业协会和相关政府机构认识积极开展陶瓷贸易摩擦案件应对与应诉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在大国兴起的过程中,特别是当成为贸易大国时,必然会引起国际分工格局和利益分配格局的巨大变化,这就致使新兴大国往往同现有国际体系和现有大国在经贸领域发生冲突,从而导致既得利益国家与新兴大国之间的博弈.因此当大国兴起时,战略性贸易摩擦的出现就具有了一定的客观必然性.目前,中国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而中关间的贸易摩擦也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运用戈莫里等人的贸易摩擦根源分析理论模型,根据中国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贸易摩擦的实际数据,分析得出:中国与发达国家不同时期贸易摩擦产生的根源都是产业结构的变化,而不同时期的重点出现在不同的产业领域.减少贸易摩擦的途径是:对于中国来说应通过提高竞争力迅速占领国际市场.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应发展新的保留产业.  相似文献   
10.
建立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基础上的贸易保护理论认为,政府可以通过适当的贸易政策达到提高本国福利水平的目的.但这种贸易保护政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经常使博弈双方陷入囚徒困境.文章采用贸易政治经济学方法,运用一个动态博弈框架,分析了国家问贸易摩擦的内生政治决定过程.我们的研究表明,当贸易国双方不进行制度差异协调时,两国本着极大化极小值的原则,各自最后的选择都是固守本国制度,但这种纳什均衡使得所有国家的福利水平都得不到提高.当贸易国双方的贸易制度多了一种制度差异协调机制时,双方各自最好的选择就是进行制度差异协调,这将促使两国福利水平均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