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8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90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26篇
人才学   39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44篇
理论方法论   102篇
综合类   1066篇
社会学   137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城市人口增长的文献在过去几十年间经历了"文化转向":工作就业等经济因素让位于文化休闲等消费因素成为人口流动的主要吸引力。城市人口流动的"文化转向"在中国同样明显,尤其表现在大学毕业生群体当中。城市在大学毕业生眼中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工作地点。城市是学习机器,是娱乐机器,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在城市流动选择中追求价值实现,表达自我,体验生活和分享梦想。青年大学毕业生是城市人口流动最活跃的群体。他们的城市流动目的地选择直接影响到城市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3.
从萧红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描写萧红儿时跟随祖父学习《千家诗》的视角切入,探索萧红的诗歌与古典诗词之间的内在联系。将萧红的诗歌创作带入新诗时代语境,在古典与现代之间,挖掘其诗歌的叠词美、意象美、色彩美、图式美等美学特色。从其诗歌中个人情感的弱势抒写、现实关怀的相对不足、高远境界的升华不足等方面,分析其诗歌存在的缺陷,考察其创作由诗歌转向小说、散文的内外之因,以及这一创作转向后她所取得较高艺术成就的原因,从而更好地全面把握萧红创作的美学特色与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以来,西方关于真之理论的观点大概出现了三次转向:第一次出现在20世纪初期,伴随着哲学领域的本体论转向而出现.这一时期,真出现在形而上学、逻辑哲学和语言哲学等哲学理论中,真与判断理论相互联系,真成为哲学约定的副产品.第二次出现在20世纪中期,伴随着哲学领域的语言学转向而出现.这一时期,关于真之理论的讨论主要围绕真谓词的使用和意义来展开.第三次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这一时期,对"何为真之本质?"这一问题的讨论尤为激烈,并且对"真"的讨论不再关注语言分析的方法,而是关注"真的"一词的日常表现,关于真之理论的讨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在当代,真之理论根据哲学研究主题的不同而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总体而言,当代真之理论的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南宋季末,刘克庄主盟文坛,撰写了体量庞大的碑志之文,地方化与家族性特征明显。其碑志"以情度情"的审美逻辑,判然有别于理学家"以理节情"的文体书写观念,人格表达的艺术实现则以用晦与互见之法重出或略不论著,使文辞简俊而布置有致,且于叙事之外几乎篇篇征经引史,难逃词科习气之嫌,此又别出宋人一格。刘克庄碑志多作于暮年奉祠乡居期间,因其衰病思钝,不免将精神上强烈的盛衰体验投注到对行艺功业、政治理想和生死哲思的折冲、应时与妥协之中,情感亦从私人领域转向公共空间,以切世用,碑志蕴涵着浓厚的秩序重建意识,因而更具审美情致和韵味。  相似文献   
6.
有观点认为,马克思哲学相对于本体论而发生了“生存论转向”。实际上,“生存论转向”仅仅是指海德格尔对希腊生存论哲学的恢复。而无论是从哲学观还是从整个现代性的世界观特征上看,马克思哲学都是在本来的意义上就是生存论,即“原始”的生存论。  相似文献   
7.
文学翻译是一种对原文的动态的阐释,它不是简单的语言层面上的转换,也不是单纯的个人审美行为,而是在特定民族文化时空中的文化创造行为。为了适应译人语文化生态环境,译作除了外在形态异化为译人语语言外,往往出现变形、增删、扭曲等变化,从而融入了译入语文化因子,负载着译入语文化的时代意蕴。文学翻译从翻译选择到翻译方式,从对作品的阐释到译作文学影响效果实现的大小,都受到本民族意识形态和文学观念的影响和制约,所以文学翻译是一种在本土文学语境中的文化改写或文化协商行为,是一种对原作的创造性的叛逆。  相似文献   
8.
从近年发生多起天然气汽车事故,建议加强安全管理,主要是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对天然气汽车改装、燃气装置和气瓶的检验和管理、加强对驾驶员培训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李国山 《中州学刊》2003,(1):148-152
“语言学转向”深深地影响了 2 0世纪西方哲学的发展进程。本文对这一转向的历史过程及基本内容进行了大致地勾画 ,并进而就与之有关的几个问题发表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模拟人工测量过程,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气体测微传感器自动测量孔径的柔顺机构.该机构也适用于孔径分选以及小型轴类零件的自动装配等作业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