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53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54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22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梧 《天府新论》2020,(6):封二-封三
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是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达的世界认知、生活理念与审美形态蕴涵了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信息。平武剪纸因其题材与技艺的特色而独具艺术魅力。2009年,这朵开在深山的艺术之花被列入第二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活体传播的特殊形式,种类众多,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安徽省虽然算不上非遗强省,但技艺类非遗项目特色鲜明,成就突出。统计安徽省技艺类非遗项目的数量和空间分布状况,分析其保护传承和发展情况,并针对安徽省技艺类非遗保护和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五点对策: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和相关制度建设,推动非遗IP化;扩大非遗影响力,整合地方资源;实现创新性发展,完善对传承人的培养和传承体系,完善非遗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加大监管力度;保存非遗原真性,以期实现安徽技艺类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充分发挥其以文育人、以文强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西藏日报》作为西藏自治区机关报,也是西藏最权威最有影响的一份报纸,在西藏"非遗"保护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该报在"非遗"保护中的责任是通过"非遗"报道来呈现的。分析该报2013年1月至12月的报纸,能够自觉地把"非遗"作为自己重要的议程设置,在"非遗"报道中见"人",见"物",更见"精神","非遗"报道的去"阶层化",积极探索"非遗"保护的路径。但《西藏日报》"非遗"报道也存在一些问题,那就是对宗教节日的规避,专家意见的缺席和舆论监督的缺位。  相似文献   
4.
对工匠的考察一直是非遗研究的重要内容。行业内工匠群体的流动直接反映了社会经济趋势、市场走向和行业兴衰。通过考察国家级非遗项目"端砚制作技艺"近几十年来在一个村落中的传习方式,以及这一技艺对村民的生计模式的影响,进而分析村中工匠群体的市场意识和工作心态,有助于我们从另一侧面思考端砚制作技艺的发展瓶颈,探讨相关的保护路径。  相似文献   
5.
所谓"俗信文艺",是指与某一民俗信仰紧密相关的一切文艺活动。它们与民俗信仰一起,有其自身的生命周期。以常熟地区宣卷为例,它的相关信仰活动从明代中期以来就基本没变,只是俗信文艺的文体有所改换。清代中期以后宣卷兴起,虽屡经兴废,至今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但同类文艺形式的存亡命运却大有不同。"非遗"保护的核心是树立平等对待文化多样性这一价值观,保护的措施应限于"保存"资料,至于延长"非遗"项目活态生命的任何"保护"努力,均属徒劳无益。对于政府行为而言,"无为即保护",这一原则适用于所有"非遗"项目。  相似文献   
6.
石首跳三鼓是流行于石首的一种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丧葬仪式,其历史悠久,表演形式多样,文化功能显著,早已深深融入百姓的生活.近年来,石首跳三鼓由地方性祭祀仪式发展为国家级非物资文化遗产,其文化传承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石首跳三鼓正面临着文化空间压缩、殡葬改革冲击、市场化的局限等文化传承困境,从拓展文化空间、强化科技支撑、规范市场行为等方面,对石首跳三鼓文化可持续性传承提出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7.
皮影戏是一种将造型艺术和戏曲艺术融为一体的综合艺术,由于其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在全国南北各地形成了不同的体系.只有了解了形成这种差异和其内在文化的历史原因,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皮影戏所承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以湖南湘潭纸影戏和河北唐山皮影戏为切入点,分析比较南北方皮影戏的影偶造型特征、制作工艺和表演形式,探讨其形成原因.地方影子戏的形成与当地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息息相关,体现了当地人的生活形态和情感方式.  相似文献   
8.
国家认定的"非遗"是中华民族历史记忆中熔铸了民族智慧和经验的重要文化符号.河西宝卷是彰显"走廊文明"和河西民间生态的"非遗"形式之一,其文本含蕴了河西人民的关怀伦理和价值诉求;宝卷活动体现了河西人民传承中华经验的"自组织"形式.作为陶冶精神和滋养宗亲惯习的资源,作为河西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河西宝卷活动演绎了河西大地的民风、 民俗和文化仪式,积淀了济世立人的民间智慧.对河西宝卷这类"非遗"的保护不应仅以其经济实用性来决定保护的力度,还应侧重其对民众文化心理的滋养和理想预期的认同与肯定.  相似文献   
9.
话语研究不仅关心人们如何言说,而且更为重视分析决定言说方式的深层动因。“非遗”保护既是一个社会各阶层权力角逐的场域,又是一个可通过不断协商达成共识的平台。人们对于“非遗”保护的认识人言言殊的根本原因在于参与“非遗”保护的社会各阶层各自的利益诉求并不完全一致。“非遗”保护工作正是在争论中逐渐确立了自身的工作目标、指导原则、实施方案,体现了极强的话语建构性。“非遗”作为一种传统生活方式的隐形载体,活态传承性是其精髓与灵魂;“非遗”保护必须以人为本,只有让“非遗”与现实的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发生联系和耦合,“非遗”保护才可能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0.
《东岳论丛》2016,(5):40-48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表现形式,本身置于民众的生活之中,具有"公共性"特征。庙会和非遗会展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和交易平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从形成时间上讲,庙会多数有着上百年的历史,甚至有的上千年,而有关非遗的会展是2000年以后新出现的事物,历时较短。从形成方式上讲,庙会是民间自发形成,会展是政府主导形成。尽管两者存在不同,在运作方式上有较大的差异,但目标实质是一致的,即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注意的是,现代庙会和会展在展示和交易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时,要立足于传统,但又不能完全囿于传统,必须结合时代的新要求,让"创意"和传统结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勃然生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