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读史方舆纪要》中,顾祖禹认为,人类的历史活动一定是在具体的地域中展开的.对于人类的政治活动与军事活动而言,地利是重要的凭借.故在选择都城时,必须重视地利问题.他认为,由于历史的发展变化,具体的地利也不断变化.地利也需要人的努力才能发挥其作用.如何利用地利,让其有利的一面充分发挥出来,这需要人的作用.人的作用正确,则地利可以得到发挥,反之,则可以导致地利的不存."恃其险而坐守之,则必至无于亡."在历史的发展中,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问题,而都城的设置,作为王朝的重大政治举措,都与当时面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局面息息相关,所以"审天下大势"就是必须的.他综合各地的形胜并结合历史讨论,从而肯定了"建都之地,关中为上,洛阳次之,燕都又次之"的主张.  相似文献   
2.
历史地理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著作之才,接踵而出,自古历史地理文献数量多,内容丰富。在历史上诸多地理书中撷取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明代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明末清初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考察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撰述宗旨以及对历史地理记载等的异同,以明其在我国历史地理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同时,也为我们今天历史地理文献的编纂如何体现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如何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为乡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服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郭秀琦 《阴山学刊》2013,(1):15-18,0
指出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南直八》中,陈述“建安四年(199年)孙策取合肥,以雍为合肥长”和“(正始)四年司马懿拔皖”的两处失误,为人们研究三国时期合肥、皖城问题提供更为准确可靠的文献资料。并以此去继承顾祖禹经世致用的精神,以提高史料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4.
《读史方舆纪要》是清初顾祖禹所著的一部军事地理巨著,因其"经世致用"的写作目的和史地相结合的写作方法,作者对于其书所涉及的地区都有着非常深刻和精辟的军事地理认识,即以《纪要》中淮安府为例,论述、分析和探讨顾祖禹对于该地区战略地理和军事价值的深刻理解和科学认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