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9篇
管理学   13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35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针对我国政府、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共同关注的债转股问题,基于债务协商谈判思想,建立部分债务股权互换模型,计算公司证券价格,探讨了债转股对公司价值、破产概率、破产损失成本和资本结构的影响,给出了银行等债权人愿意债转股的充分条件。结果表明:在事先破产清算协议贷款下,事后全部债转股总能提高公司股权价值,但并不一定能提高债券价值。只有其协商谈判能力满足一定条件,公司债权人才愿意事后选择债转股,实现帕累托改进、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其次,在公司股东协商谈判能力的一定范围内,部分债转股能提高公司价值,其最优转股债息比例随着公司资产风险的增大而增加。再次,债转股能降低公司破产风险和破产损失成本,但同时也提高了债券风险溢价。最后,随着股东谈判能力增强,最优协商转股债务比例、杠杆率都减少,而债券风险溢价增大。本文所得结果对我国政府、企业和银行如何实施债转股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
破产和解制度对于维护债务人的合法权益、实现债权利益的最大化和维护社会的稳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该制度日益暴露出一些弊端。建议制定统一的破产法法典时,主要从减少行政干预、实行彻底的和解分离主义、放宽和解的原因和健全监督机制等几个方面对现行破产和解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3.
把通货膨胀率和红利支付率融入优先级债务和次级债务的激励效应模型. 利用期权的 对策论分析方法,给出了优先级债务、次级债务、股票和公司价值的解析评价公式,并分析了通 货膨胀率和红利支付对公司的破产决策、次债务的发行决策,以及对股东和债权人之间财富转 移的重要影响. 说明了通胀率和红利支付率在实际借债合同中是不能被忽略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基于主体不平等的跨国界河流水资源分配的破产博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破产理论和讨价还价博弈,构建水资源分配的破产博弈模型。借鉴国际水法,构建主体在水资源分配谈判中的议价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将议价能力运用到破产博弈模型中,突出主体在水资源分配中的不平等性,减少水资源分配量与贡献、需求量和对水资源依赖程度的非对称性;结合主体的谈判破裂点,根据主体满意度函数的联动函数寻找水资源分配的最优解,使分配能同时满足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并对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进行实例研究。  相似文献   
5.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question of bankruptcy and honesty in local contexts, and especially the problem of the bankrupt small businessman in conveying ‘honesty’ to the local community. Studying bankrupt entrepreneurs, the analysis explores a tacit dialogue between the failed businessmen and the small town communities where they live and work. The bankrupts respond to their seemingly mistrustful surroundings by demonstrating their respect for the dividing line between two social categories of money: ‘company money’ and ‘family money’. This discursive resource expresses business ethics and respectability, both essential for the bankrupt entrepreneur to start another business in the local community. The empirical material in the study consists of interviews with 22 businessmen who had created small businesses and experienced at least one bankruptcy, half of them in small towns. The entrepreneurs were found through court records and word of mouth.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by the author and by graduate students from the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in Lund. All interviews were tape-recorded and transcribed verbatim.  相似文献   
6.
纵观全球,在银行破产问题上有两种立法例,一是普通法立法例,二是特别法立法例。前者以德国和英国为代表,他们的普通公司破产程序与银行破产程序都规定在普通破产法典中。后者以美国为代表。银行破产不适用普通破产法典的规定,而是用特别的银行破产法。通过对美国普通公司破产法和银行破产法的比较研究,可以了解普通公司破产与银行破产的不同,从而为我国制定银行破产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企业破产法》第43条4款规定,破产财产不足以支付破产费用的,管理人应当提请人民法院终结破产程序。该条规定使得破产程序的进行陷入了窘境。通过对破产法立法目标的分析得出结论:"无产可破"的案件继续破产程序是必要的,可以通过利害关系人垫付破产费用、建立破产基金的方法维持破产程序,以实现破产法维护多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Much attention has recently been focused on the bankruptcy of the City of Detroit in 2013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largest municipal fiscal melt down in US history. Contrary to a view gaining currency, which dismisses Detroit as the product of exceptional forces and largely calls it the architect of its own collapse, this article argues the case that Detroit conveys more general lessons for European cities struggling with decline, not least of which is the need for interventionist regional planning to avoid predictable but avoidable urban distress. The article briefly reviews the well-documented decline of the city of Detroit measured against population, economic, fiscal and image impacts. It considers five current misreadings of the reasons for Detroit's predicament and implicit signposts for European practice before concluding with an assessment of what has been hailed as the shoots of yet another possible renaissance in the originally proclaimed Renaissance City over 40 years ago.  相似文献   
9.
任吉东 《河北学刊》2007,27(3):121-124
朱文通以民国时期河北高等法院档案为个例对研究范式的多元化和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新动向展开探讨。文章认为,在历史研究中,运用新资料至关重要。民国时期河北高等法院档案资料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如能得到充分发掘利用,必将有力地促进中国近代史研究向纵深发展。肖红松对民国时期河北的烟毒吸食问题进行探讨后指出,河北烟毒的吸食群体总量在三十万人左右甚至更高,文章还对烟毒吸食群体以及烟毒吸食的蔓延趋势进行了多维度解读。王小梅以民国时期河北高等法院档案中的部分破产案卷为中心,对南京国民政府《破产法》的制定、实施及其所具有的作用、意义等情况进行了深刻剖析。任吉东探讨了近代天津永租房地契其在中国内部的固有形态以及在外力冲击下所产生的变化,阐释了天津土地契约形式在近代的蜕变,以及城市近代化过程中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融合。裴赞芬对中国继承法律文本的近代化、司法实践中的立嗣与女子继承权问题进行探讨后认为,民国时期近代继承法理念已从法律文本逐步渗入民间生活,实现了中国传统继承制度的近代嬗变。  相似文献   
10.
一国破产整顿程序的结构直接影响其运作效果 ,程序的结构与功能有着一定的联系 ,其背后蕴含着立法者深刻的意图。我国破产整顿程序虽很不完备 ,但也有自己的特色。在完善我国破产整顿程序立法中 ,理应把现代破产整顿程序的时代精神贯穿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