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张九成《无垢尚书详说》今可辑佚18万余字,据此可探其解《书》体例、方法及思想。张氏相信《书序》为孔子所作,并据此以探究《尚书》之微言大义。其《文集》之《书传统论》综论各篇之主旨,《尚书详说》多据《统论》展开论述,二者相互映照,成为一体。张氏解经常据一字推衍义理,又好以后世史实解经,乃宋学解经之典型。在训释上虽同义词亦强生分别,多承王安石解经余习。解经中杂佛老思想、天人感应之说及对现实政治的激烈批判。  相似文献   
2.
汉文佛典中存在着大量的异译经,这些异译经对佛典文献的校勘整理有着重大作用,其中将《大明度经》与《道行般若经》两部异译经进行了全面的对照比校,从字误、脱文、衍文、次序颠倒四个方面来校勘《大明度经》中的一些文字错误。  相似文献   
3.
《花笺记》是粤调说唱文学“木鱼书”的代表作,《第八才子书花笺记会评会校本》是木鱼书文本整理的一个重要成果。不过,该书校录与取舍、校语之具体表述,尚有可商之处。为了适应语言面貌发展或人们审美意识改变等要求,俗文学在表演、抄传、刻录过程中会不断被再加工,由此产生的异文,是这一演变过程的忠实记录。校勘俗文学文献,先要进行最基本的对校,然后依次运用本校法和他校法,最后采用理校时,则必须考虑俗文学样式自身的体裁特点以及方言、历史文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苗族混农林契约文书,自贵州本土文献遗产保护研究专家杨有赓于20世纪六十年代发现并展开相关研究以来,虽有一批著录整理成果相继问世,但至今仍无统一而行之有效的著录整理规范。本文立足笔者在参与整理校注《中国苗族混农林契约文书·姜于休家藏卷》过程中的实践体验,对比分析前人著录整理成果,对中国苗族混农林契约文书著录整理的规范问题进行了初步思考,以飨同道学者。  相似文献   
5.
《〈越谚〉点注》是《越谚》第一部整理本,它的出版,为人们阅读、利用和研究《越谚》提供了很大便利。由于《越谚》有些文字、语汇艰涩难懂,整理工作颇为不易,点注本也存在着不少缺憾。文章从"注""点""校"三个方面提出商榷,希望对《越谚》以及吴方言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传统观念对小说的轻视造成中国古代小说史研究的薄弱,明代学者胡应麟的小说史研究对古代小说史进行了纵向梳理,探寻各类型小说发展源流,并结合社会历史文化对各时期小说特征进行分析,体现出明晰的史理意识,为近现代的古代小说史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方言据》是产生于明末清初的一部方言辞书,收在《学海类编》中。该书由于编订后近两百年没有刊印,辗转手抄,出现了一些错讹。现将发现的17条略加考辩,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