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生态批评视野里的《狼图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狼图腾》引发的讨论主要聚焦于国民性问题时,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切入,更能突显作品作为生态主义文本的价值。通过透析作品的人物形象群,深入发掘“狼图腾”中蕴藏的朴素生态信仰与草原式生态理性,可以进一步得出《狼图腾》作为生态文学作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
生态主义课程是本世纪初我国培智教育领域兴起的一种重要课程形态,其核心思想发端于生物生态学。该类课程常见的定义有环境、学生、课程理念三种基本取向,相应地体现出环境依存性、学习者依存性、课程理念依存性和情境系统依存性的基本特征。从生态性强弱这一新视角来看,该类课程是由诸多具体课程类别组成的课程群落,其中环境生态分析课程位于该课程群落生态主义链条的中间位置,因此极具代表性。以现代主义课程论的核心框架为基本参照,从课程开发模式、目标、内容、组织、实施、评鉴等维度入手,可以构建该类课程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野性的呼唤》以动物为主人公,通过对荒野中利欲熏心的淘金者们的生动描写,揭示和讽刺了工业革命时期美国社会唯利是图的恶劣风气。作者杰克·伦敦以自然、动物以及当时社会之间的关系,来间接表达他对人类肆意虐待动物、违背原始伦理,甚至想要征服自然等一系列缺乏自然保护意识、荒谬愚蠢行为的严厉谴责。《野性的呼唤》中的生态主义具有保护生态、预判自然危机等重要价值,与此同时,通过巴克完全狼性的转变与荒野回归,将价值升华到了人类回归本真、化解人类精神危机的境界,具有高度的哲学、文学及人学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