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75篇
社会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红三角地区具有旅游合作的良好基础,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本文分析了红三角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
由于生态旅游的发展较晚 ,因此人们对它的认识与理解也各有不同。本文从分析生态旅游的本质入手 ,着重指出目前我国在发展生态旅游方面的几个误区 ,同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3.
"生态旅游"概念探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取国外 44个生态旅游定义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确认关键词、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 ,将定义内容归纳为 6大类 11组分 ,进而构建生态旅游概念模型。在检验模型理论上的可靠性和实践上的适应性后 ,依据模型提出自己的生态旅游定义  相似文献   
4.
三明市位于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浙闽山地的南缘,具有丰富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资源,是开展生态旅游的胜地。本文分析了三明市开发生态旅游的基本特点,对开发生态旅游的优势与制约因素进行了讨论,最后探讨生态旅游开发的整体构想:生态旅游规划的制定、经营策略和管理对策。希望能对现实运作提供理论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生态旅游与旅游生态化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多年来,生态旅游在中国的发展虽然很快,但理论上悬而未决的争论还较多,集中表现在生态旅游是旅游产品还是旅游发展模式、生态旅游是高档旅游还是大众旅游、生态旅游对象是自然区域还是可以包括地方文化区域等三个方面。同时在发展过程中,生态旅游在中国的实践中也出现了很多非生态化现象和"泛化"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归根结底是由于将生态旅游与旅游生态化混为一谈造成的。本文通过对"生态旅游"、"旅游生态化"的辨析,对相关问题作了初步解答,并试图还原生态旅游的本意,探索今后生态旅游发展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6.
陈望雄 《云梦学刊》2009,30(1):71-74
东洞庭湖湿地为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和休闲提供多种资源,但由于管理原因、泥沙淤积、水体污染、不合理开发利用,致使湿地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丧失,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要解决上述问题,应从四个方面着手:一、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二、强化公众湿地保护意识。三、资源开发与保护同步进行,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四、建立社区参与制度、生态补充机制和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7.
生态旅游是2l世纪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是集游览观光、保护环境和生态教育为一体的新型旅游形式。连云港市有着发展生态旅游的天然优越条件,具有资源、区位、市场、社会经济和政策等方面的优势,为其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在分析了连云港市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连云港市5大生态旅游产品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甘肃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发展生态旅游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本文着重分析了甘肃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从认识与定位、统筹与开发、管理与保护、投资与建设、创新与品牌、教育与宣传等方面对如何发展生态旅游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尤其是对甘肃生态旅游产品的创新方面提出了如何将文化进行"内化"和"外化"。  相似文献   
9.
川陕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及客源市场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生态旅游是当今世界最具潜力、发展最迅速的旅游产业之一。从介绍四川—陕西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型和特点入手,简要分析了开展生态旅游的客源市场,论证了四川—陕西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客源市场良好,可开展各种类型的生态旅游项目,发展生态旅游具有广阔的前景。旅游开发应坚持走可持续生态旅游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鄱阳湖湖滨生态旅游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优越的湖滨湿地生态环境,是候鸟重要的越冬地。而湖滨地区居民的大肆猎鸟与不注重环境保护的现状,直接威胁着候鸟的生存与生存环境。“人鸟冲突”成了鄱阳湖湖滨地区经济发展的焦点。提出以观鸟专项生态旅游带动湖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以旅游经济发展带动当地居民脱贫致富,并自觉维护候鸟和湖滨湿地生态环境,实现以生态旅游作为依托的绿色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互动模式,使鄱阳湖湖滨地区能处在应有的和谐发展环境之中,是解决人与自然相争的较好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