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0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35篇
管理学   66篇
民族学   37篇
人口学   24篇
丛书文集   534篇
理论方法论   290篇
综合类   2688篇
社会学   441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251篇
  2013年   321篇
  2012年   265篇
  2011年   313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294篇
  2006年   306篇
  2005年   276篇
  2004年   202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司法附属行政”是中国古代司法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古代法官地位就呈现出鲜明的附属性特征,这种特征同样体现在法院的地位和司法权的地位上,这也导致中国古代法官没有专门的职业保障制度,而这一切都深深地镶嵌在当时的人治大背景之中。通过与现代法官地位的比较,可以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古今法官地位以至整个司法状况的巨大差异。中国现代法官地位在独立性方面相对于古代法官有了巨大改善,但仍然不尽如人意,还需要在今后的司法改革中进行反思和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2.
Psychosocial benefits of activism include increased empowerment, social connectedness, and resilience. Yet sexual minority women (SMW) and transgender individuals with multiple oppressed statuses and identities are especially prone to oppression-based experiences, even within minority activist communities. This study sought to develop an empirical model to explain the diverse meanings of social justice activism situated in SMW and transgender individuals’ social identities, values, and experiences of oppression and privilege. Using a grounded theory design, 20 SMW and transgender individuals participated in initial, follow-up, and feedback interviews. The most frequent demographic identities were queer or bisexual, White, middle-class women with advanced degre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ocial justice activism was intensely relational, replete with multiple benefits, yet rife with experiences of oppression from within and outside of activist communities. The empirically derived model shows the complexity of SMW and transgender individuals’ experiences, meanings, and benefits of social justice activism.  相似文献   
3.
清代冕宁县作为多民族杂居的地区,雍正年间改土归流后,国家治理开始深入基层社会,为了适应当地民族社会管理的特别需要,当地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制度——夷兵换班制。“夷兵换班制”是通过招募当地“夷民”到流官衙署中充当“夷兵”,作为地方流官处理涉及少数民族内部事务的辅助人员,保证国家在处理当地少数民族民政、治安、司法等事务时有熟悉当地“夷俗”的衙吏。由于“夷兵”实行定期轮换,所以称为“夷兵换班制”。“夷兵换班制”的核心是“夷兵”,“夷兵”从职能上看,最初是作为地方治安保安人员,但在现实中往往成为流官和夷民之间在民政、治安、司法事务管理中的中介,具有沟通官方与民间信息、促进国家法与民族习惯融合与互动、弥补外来官吏地方民族事务管理能力不足等功能。总之,“夷兵换班制”是清代地方流官衙署在西南地区治理时针对特定地区设置的一种变通制度,这种制度对于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基层社会的治理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迅速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 ,随之而来的经济案件成为不可避免 ,司法机关在处理经济案件时 ,需要案件当事人双方提供真实的依据 ,以便公正断案。证据的真伪 ,需要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来鉴定 ,而中国注册会计师为此项鉴定工作起到了很重要作用 ,会计师事务所的“司法会计鉴定审计”便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5.
以孔子、孟子和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的分配正义观是建立在仁礼正义论基础之上的,它主要以礼义差等作为正义的分配原则。  相似文献   
6.
见义不为现象的法律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见义勇为立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规定社会和国家对见义勇为者权益的救济和保护负有不可推卸的义务。作者认为对见义勇为者的权益实行法律保护是救治当前道德冷漠现象的一剂良方,是与现实需要紧密结合的法律规范。它的制定与实施又进一步充实了法律的正义精神,是法律价值的全面体现。但在现阶段我国还不具备相应的历史与现实条件用法律强制的手段推行见义勇为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7.
陪审制度的功能是陪审制度得以存在和延续的理由 ,笔者首先剖析了陪审制度的沿革及其发展趋势 ;进而阐述陪审制度在两大法系中共有的功能 ;最后分别阐述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刑事陪审制度功能  相似文献   
8.
对美国著名汉学家史华兹的代表作<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进行文本解读发现:该著所反映出的严复能力观对当代公共管理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严复认为中西方的关键性差别在于能力,而隐含其中的是以能力为导向的主体意识和公共意识方面的差距."-3代公共管理的创新发展有必要吸收严复能力观中的思想精髓,以国家能力建构为着力点,以公民启蒙为社会基石,以突显公正为其内在灵魂.对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国家而言,努力实现国家能力与公民自由问的平衡是达致善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也谈"错案追究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错案追究制自运行以来存在着许多问题,其所具有的负面影响超过了其积极效应的一面.本文从多角度分析了错案追究制产生的影响,并对错案进行了科学的界定.在此基础上,本文倡导错案追究制应让位于全面的司法改革,并提出了具体的司法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0.
荣辱观教育的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荣辱观教育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荣辱观教育需要坚持正确的荣辱衡量标准,明确义利的辩证统一关系;坚持道德价值的一元与多元的有机结合;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使荣辱观教育既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和层次性,又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