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5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制度创新遏制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中国社会转型时期腐败的特点、危害及其根源,指出了腐败蔓延的根源是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以及法律制度方面的问题。其中政治体制方面的问题具体体现为党内监督制度不完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缺陷,领导干部决策失误法律责任追究制度缺失。经济体制方面的问题体现为市场经济制度不规范,政府过度干预经济,非统一的财政制度的弊端等。法律制度方面的问题表现为国家反腐败的基本法律和法规体系不完善。分析了制度创新的必要性;提出了制度创新的基本方向为政治体制改革,尽快建立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与公共财政制度,建立国家反腐败的基本法律和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2.
    
税收征管领域是容易出现寻租行为的领域.文章用模型与图形分析方法识别认知税收征管实践中各种表现形式的寻租,从寻租对社会福利造成的损失和寻租的自我膨胀两个维度,揭示寻租的社会危害并分析论述征纳双方寻租的结盟共谋与自然循环.文章结合寻租理论和征管实践,引出对征管领域寻租行为分类和危害的奈理化认识,并就如何从优化制度供给入手防范和清除税收征管领域的寻租行为,为消解征纳寻租交易的制度建设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既不涉及现实的政治维度,也不关注微观经济层面的资源配置效率问题,这样的理论应用于现实的结果很可能是弊大于利。作为应用凯恩斯理论的总需求管理思想的产物,中国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在政治层面难以避免寻租和腐败、政治权力固化等问题,在经济层面有可能导致资源配置的扭曲。虽然政府出台了各种监管措施以预防这种可能出现的弊病,但经验和理论都告诉我们这些措施的有效性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否接受高等教育越来越成为衡量公民是否有机会实现社会地位升迁的重要因素。但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有限的稀缺资源,如何有效地分配关系着高等教育机会平等的研究内容。本文认为,在精英型高等教育模式向大众型高等教育模式转变的过程中,教育的可寻租性导致了有差别的机会平等的丧失,也可能导致共享平等机会的降低。  相似文献   
5.
战略联盟寻租博弈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战略联盟中的超额利润是租金的重要来源,为了寻求租金,想加入战略联盟中的企业展开博弈。在此背景下,通过对比与古诺博弈与斯坦克伯尔格博弈中的个体和总体均衡支付的不同种情况,本文论述了战略企业先后行动的寻租博弈分析,并对这种寻租博弈提出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清朝和民国前期的淮北盐商为了达到最大程度的自利目标,不断地利用其巨大的经济优势,或对政府权力进行直接渗透,或收买其利益代言人,以影响国家的大政方针,坐享政策偏差带来的巨大益处。清末市场化和股份制浪潮兴起后,由于政治权力依旧没有受到有效的约束,商人的寻租活动比以前更加普遍,使得盐业利益仍被少数集团所掠取,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使本已不公的盐业政策愈加败坏。依靠寻租活动而先行致富的商人集团,天然地不能作为淮北社会的普遍代表,不能成为淮北经济发展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7.
公共选择理论指出,政府的自利性是造成政府失灵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治理政府失灵,必须从制度上克制其自利性,一方面限制政府经济职权范围和立法活动,并加强对政府行为的监督;另一方面引入竞争机制,打破行政垄断,移植市场化的经营模式改进政府运作,通过法治化和市场化的手段提高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角度,对寻租问题进行了博弈分析。通过分析,从理论上揭示了博弈双方的行为动机及博弈均衡结果,说明在给定的制度安排下,各个行为主体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的结果会导致寻租的概率与政策性租金的数额正相关,与寻租行为被举报或案发的可能性以及对寻租的惩罚力度负相关。并在此理论框架基础上,阐述了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寻租泛滥的制度及微观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9.
药品安全关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一直以来都是政府和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但是,近年来频发的各类药品安全事件,揭露了政府监管缺失、药品检测机制不完善、公众投诉失效等诸多问题。本文考虑了药品检测中存在寻租现象,构建了药品生产企业、第三方药品检测机构和政府监管部门之间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各参与方策略选择的演化稳定性,探讨了各要素对三方策略选择的影响关系,进一步分析了三方博弈系统中均衡点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1)政府增强奖励、惩罚力度均有助于促进企业生产高药效药品、第三方药品检测机构拒绝寻租的规范行为,但是增大奖励力度将不利于政府自身履行监管职责;2)政府设定合理的奖惩机制必须符合对各方的奖惩之和大于其投机收益的条件,才能保障演化稳定市场环境下的药品安全;3)上级政府对监管部门失职的问责对增强企业生产高药效药品的稳健性具有重要意义;4)提升企业的药品销售收益、增加企业寻租成本也是避免企业生产低药效药品的有效途径。最后,利用Matlab 2020b进行了仿真分析,为政府完善药品监管机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社会转型期内,地方政府在公共决策中的寻租行为时有发生,导致公共决策偏离公共性,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合法性基础,对个人、政府以及社会都带来相应的负面影响.文章通过对权力导向因素、制度因素以及利益驱动因素的分析,找出地方政府在公共决策中寻租行为的成因,并提出抑制寻租行为的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