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4篇
  2022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政府采购是现代政府的一种重要行为方式。本文从政府采购的概念、性质等方面分析,认为政府采购是行政行为;结合我国的实施实际和实践经验,论述了政府采购制度的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也与新颁布的《政府采购法》相结合,对其中部分不明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构建节约型校园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高校校园建设的方向。建设节约型校园,必须加强大学生节约观教育,注重探索大学生节约观教育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3.
自党中央提出“八项规定”以来,我国掀起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新风尚。高管节俭作为高管个人特征的重要体现,对企业经营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高阶梯队理论,以2008—2020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探讨了高管节俭特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女性高管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高管节俭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随着高管节俭程度的提高,企业绩效得到显著改善;女性高管正向调节高管节俭和企业绩效的关系。进 一步研究表明,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外部冲击事件,能够显著促进高管节俭对企业绩效的正向作用;此外,高管节俭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在中央企业中更大。因此,应继续坚定不移地提升国企高管的节俭意识,加强廉政作风建设,并构建刚柔并济的“政府—国企—高管”互动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4.
节约富国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少安认为,发展循环经济,一靠制度,二靠技术,只有两者的双重保障,才可能走循环经济之路;李晓西、张琦认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既是一次技术创新革命,也是一次制度变革创新,还是一次发展战略优化和思想观念及传统习惯的转变,因此,必须从整个国家战略、指导思想、制度、政策等方面进行变革;赵振华回答了节约不会导致消费需求不足,各个收入群体、企业、家庭和政府都是节约的主体,构建节约型社会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久之策等问题;何玉长则从国家战略角度论证了节约型社会是富国之策,是中国建设小康社会乃至现代化强国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治国理政的必然要义。习近平关于勤俭节约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马克思恩格斯有关节约思想和“廉价政府”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精神为文化传承、以中国共产党的勤俭节约思想为直接来源、以习近平总书记自身成长阅历与治国理政经验为实践总结,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勤俭节约的本质,回答了在新时代为什么要勤俭节约、在什么背景下勤俭节约、从什么维度勤俭节约以及如何勤俭节约等一系列有关勤俭节约的根本问题,为建设清廉党风、淳正社风、军队作风、生态民风明确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对“俭”历史精神和现时价值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初社会由于生产力的极度低下,人类为了自身的存续必须形成众生之俭;奴隶、封建社会反映等级制的礼义之俭是维护阶级统治的;资本主义社会早期的禁欲积财之克俭对资本主义的生产的起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当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消费社会的经济形态时,为了缓解代际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为了缓和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适度节俭将是我们对消费伦理的明智选择,节俭精神应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7.
干部职务消费是老百姓十分敏感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控制它是考验执政党的一大难题。推行干部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是反腐倡廉的有效措施,各级党委和政府应下决心支持和推广这项改革。高校因其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应率先积极推行干部职务消费货币化。  相似文献   
8.
杨小华 《东方论坛》2009,(5):10-13,18
节用是墨子的重要思想之一,具体包含节用、节葬、非乐等内容。墨子的节用主张是中国传统消费观的主流,对于纠正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某些不正之风,对于建构现代条件下的新型消费观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现代消费观的建构应立足当下并与传统的节用思想相承接,反对浪费,提倡“俭而有度,合理消费”,应是现代新型消费观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荀子重视人与自然的平衡发展,要求人类尊重自然万物的发展规律,物尽其用,从长远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荀子要求人们遵循时令,节约用度,有节制地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最终实现人和自然的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存在“节用”与“侈靡”两种有关消费的思想:儒家、道家、墨家崇尚勤俭节约;法家强调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二者是辩证的关系。其对建立“节约型社会”、树立新的节约观、提倡科学消费观,具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