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8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通过对祝村调查,本文指出:(1)尽管在许多正式的制度安排上,个体已成为首要的权责承担者,但在实际的社会生活和政治行为中,当代农民尚处于从"村民"、"族人"等等走向以个体为本位的"公民"的途中;(2)在利益关系是约束农民政治参与的最根本、最重要的因素的情况下,宗族对于农民的政治参与、特别是对于宏观政治的参与,实际上已没有太大的影响;(3)从祝村调查还可以进一步看出,不能仅仅将宗族作为"自变量"来看它对农民政治参与的影响,还应该将宗族对政治参与、政治发展的影响本身看作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宏观变化的"因变量".  相似文献   
22.
在匮乏社会,绝大多数人的消费束缚于“需要”的满足。随着自由支配收入和自由时间的增长,消费如果摆脱资本逻辑的宰制,就可能摆脱被束缚的状态而获得解放。解放了的消费要面对的不再是“如何活”,而是“为什么活”,也即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问题,由此,消费活动将成为一种以自我实现为取向的自我实践。这种实践活动不再是功利性或工具性的,而是以活动自身为目的的;不再是单向度的,而是全面而丰富的;不再是刻板化的,而是个性化的。并且在这种自我实践中,消费和生产不再呈现为分离的两端,而是合而为一。以自我实现为取向的、作为自我实践的消费活动,只有在相互给予承认的主体间协作关系中,也即只有在真正的共同体中才能展开和实现。  相似文献   
23.
冯婷 《学术探索》2013,(8):113-116
近年来,我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大学校园内诸多异化矛盾的产生,探索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已迫在眉睫。列斐伏尔审美实践为核心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对加强和改进当前我国高校的文化建设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4.
冯婷  周文泳 《经营管理者》2013,(14):176-177
惩防体系建设是党中央关于反腐倡廉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开展惩防体系建设是多个部门、多个组织共同合力作用的结果,不是纪委一个部门单打独斗,但开展好惩防体系,纪委的组织协调作用不可或缺。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如何发挥好纪委的组织协调作用,纪委在惩防体系建设过程中发挥怎样的作用,本文从纪委的职能作用角度出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浅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25.
道德社会学的基本任务是分析揭示道德规范的社会根源、社会功能及其作用方式.作为现代社会正常运行和人们正常生活之"集体需要的压力"所要求的社会行为方式,垃圾分类已成为生活于现代社会的人们的基本责任和义务.对于社会成员个体来说,责任和义务都是其行为中的"必须"而不是"可以".但凡那些行为者个体难以直接体认到它的好处而只感觉到它在时间、精力、物质上带来的付出与损失,但在公共道德的层面上又属于"必须"而非"可以"范畴的行为,通常要依靠负面刺激即处罚制裁来加以型塑,垃圾分类就属于此类.在制定规定公民行为之"必须"的规则时须注意三点:"必须"必须建基于"必需";"必须"应该尽可能照顾人性习惯、常情常识;"必须"必须立足于对违规者执行充分有效之制裁的可能.  相似文献   
26.
冯婷 《学术论坛》2001,(4):124-127
在社会学研究中,文化一直被当作结构的"配角",但是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却使文化获得了自主,甚至凌驾于结构之上,这引起了当代社会学家们对文化研究的高度重视,也导致了他们对文化内涵的重新理解,从而推动了当代文化社会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7.
对于贫困问题的认识,除了要关注社会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也要关注那些并非贫困问题研究专家的人们在其日常生活中对于贫困问题的感知与体认,这种感知和体认构成了应对贫困问题的公共政策和行动的社会文化和心理环境;而在这方面,又有两类人的认知尤其重要,一是直接为贫困问题所困扰的那些不幸的穷人,一是社会中那些精英.本文从四个方面,即何为贫困、贫困归因、贫困问题的社会影响、解决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及主要责任者,叙述了精英对贫困问题认知状况的经验调查结果;进而又参照德·斯旺关于"社会意识"的界定,简要考评了精英的"社会意识"状况.  相似文献   
28.
冯婷 《社会》2012,32(1):68-87
通过“恶的平庸性”这个概念,阿伦特揭示了一种异于康德所说的“根本恶”的、专属于现代社会的恶的新类型。本文通过对现代性方案以及导源于这种方案的现代国家的“造园姿态”、现代科层制政治机器对于无思想的命令执行者的需要与塑造,以及与政治的工具化并行的公共领域的消亡这三个层面的考察分析,揭示了“平庸”与“罪恶”结合的路径。在此基础上,文章指出,“平庸”之与“罪恶”的联系,虽然受到现代社会发展和政治运行中的制度性、结构性因素的推动,但这既不是要为“艾希曼”脱罪,更不是要将每个人入罪,而是要引起每个人作为公民在面临大屠杀这样的罪恶时对自己所应担当的责任的沉思。  相似文献   
29.
冯婷 《职业》2022,(1):82-84
随着教育教学环境愈发多样化与复杂化,社会对幼儿园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模有限的情况下,专科层次的应用型学前教师教育成为培养一线幼儿园教师的主渠道.实习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职业胜任力的重要方式,不能只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与技巧,而应开展全方位、融合性的学习实践,综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以市...  相似文献   
30.
为官不为现象严重腐蚀了我国的政治体制,贵州省干部召回制度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实践经验。从"复杂人"假设来分析基层干部在工作中的行为动机,通过对干部召回制度的实践经验总结,可将纠错机制提取为错误识别机制、纠偏矫正机制、检验复查机制和追责惩戒机制。在此基础上,应从引入多元评价、强化纠偏矫正、注入民众监督、加强追责惩戒、建立申诉复议机制、完善容错机制等方面来建构更为完善的基层干部纠错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