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4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6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41.
论政府对预算外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间接调控刘长庚(湘潭大学国际金融管理学院)在传统体制下,我国的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基本上等于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政府不但控制了企业的新建、扩建等工程,而且控制了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投资的所有制结构"大而纯"。...  相似文献   
42.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的国有企业融资制度变迁基本上属于一种政府主导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这一制度变迁方式由于"诺思悖论"而面临着难以突破的改革极限.突破这一改革极限的可能途径在于及时转换制度变迁方式,即由单一的政府主导型融资制度变迁转变为以诱致性融资制度变迁为主、政府主导型融资制度变迁为辅的制度变迁方式.  相似文献   
43.
刘长庚 《社科纵横》2010,25(11):118-120
目前学术界,对《关于费尔哈的提纲》第十条中的"市民社会"概念简单地解释为资产阶级社会。这种解读使人们不能全面完整地理解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只有结合具体的历史语境和思想发展史,从马克思"市民社会"的历史演变过程出发,才能掌握其本质内涵,正确解读《提纲》第十条中"市民社会"的本真含义。  相似文献   
44.
利用2000—2017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将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视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劳动保护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加强了劳动保护,使得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显著提高,且这一促进效应对于国有企业、规模较大企业以及普通员工更为凸显。机制检验发现,劳动保护加强使得工资率的增速快于劳动生产率,且劳动保护加强主要通过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提高劳动报酬,进而使得劳动收入份额增加。  相似文献   
45.
魏源的改革思想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源在近代中国社会急剧转型时期提出了系统而具体的改革思想。他用中国传统的历史变异观雄辩地证明了改革的必然性,强调审时度势的改革策略,坚持利国利民的改革宗旨,并把培养人才作为改革成功的关键。难能可贵的是,他与时俱进,对中国的改革方向作了具有资本主义倾向的整体设计。尽管魏源的改革思想有其局限性,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在实践中也卓有成效,对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事业亦不乏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6.
公平是社会关系状态,是以经济公平为核心的质与量统一的结构体系。社会效率是生产力效率与生产关系效率的一个质与量统一的协作结构。而生产关系效率,对于我们所研究的主体来说,就是公平存量的变化率的比例函数。因此,公平关系变化率ef与生产力效率ep直接成为社会效率e的组成部分,并由此得出了描述e、ef、ep三者的动态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47.
住宅金融研究的开创性著作─—评董寿昆教授的《住宅商品化与金融》刘长庚湘潭大学国际经贸管理学院董寿昆教授撰著的《住宅商品化与金融》一书是继其所著的《住宅经济比较研究》之后的第2本关于住宅经济的专著。该书出版后受到我国经济学界的广泛好评。国务院学术委员会...  相似文献   
48.
中国正处在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吸取近邻日本城市化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的城市化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9.
本文分析日本研究生教育中的研讨会、学术会议等教学方式,在中日研究生教学方式方法对比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形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50.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战略性意义。经济增长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大系统的内部各因素和系统间的相互作用而推动的。我国要实现集约型的持续人定的高速经济增长.其关键在于技术进步、管理水平的提高、体制改革和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