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12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6篇
人才学   17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262篇
理论方法论   43篇
综合类   416篇
社会学   72篇
统计学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7月12日,黎巴嫩真主党游击队对以色列发动越境袭击,并俘虏了两名以军士兵.然而,这个胜利果实却换来了沉重的代价:以色列随之进行了大规模的惩罚性袭击,至今已造成近500人死亡、2000人受伤.双方在地中海沿岸狭小地带大打出手,你来我往互不相让.7月26日,黎以冲突的罗马会议也无果而终.  相似文献   
12.
韩明淑成为韩国建国以来的首位女总理,其女性身份以及拥有“柔软超凡能力”的良好评价,在韩国女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并为改变韩国传统政治生态带来了良好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3.
自上世纪末我国采用“好银行”与“坏银行”模式成立国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专门处置巨额不良金融资产以来,国家将债转股作为一项重要手段加以运  相似文献   
14.
郭跃华  尹柳营 《管理学报》2006,3(2):175-178
阐述了国际化多重R&D联盟的概念,并构建了用于分析R&D联盟的过程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国际化多重R&D联盟的特点及其所遇到的挑战进行了探讨.最后,针对不同类型的国际化多重R&D联盟如何选择合适治理模式的问题,提出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5.
重庆IT产业和IT企业的发展对重庆经济转型和腾飞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重庆IT产业和IT企业的发展现状,阐述了重庆IT市场情况和发展趋势,提出了重庆IT企业的发展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社会结构的快速转型,社会阶层的持续分化,导致利益结构的深刻变化,呈现利益诉求多样化、利益关系复杂化、利益差距显著化的特征,致使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整合工作面临引导力被弱化、凝聚力被消解、包容力被降低等诸多障碍。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群体思想的有效整合,必须坚持“一元主导”与“多样共存”的同向发展理念,培育社会各利益群体共同遵循的价值共识,增强党和人民辨别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判断能力,创新以主流意识形态立体网络为载体的整合手段。  相似文献   
17.
尹相宇 《经营管理者》2012,(6X):339-339
<正>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同样,搞好国有企业,提高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能力,关键的是要做好企业  相似文献   
18.
政治信任关系到改革建设能否获得普遍支持。我们目前的政治信任存在层级差异化显著、流失严重和不信任表达方式多样化等特征,导致政治信任流失的原因有社会阶层固化、权力寻租扩大、制度有效性弱和大众文化带来的强传染性等。可以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规范权力运作、健全政治参与机制和优化信任环境等方面构建符合我国现实的政治信任。  相似文献   
19.
近代以来,如何认识和处理中日关系始终是我国对外政策的重点和难点.在学界,随着近代日本对华政策史之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日益发觉偏重于行动及结果层面的探讨,显然不足以阐明近代日本何以从“蚕食叶”到“蛇吞象”式侵华的深层原因.毕竟没有民众共识基础的对华政策是难以推行的.近年来国际政治学中“建构主义”理论的兴起带来了“观念构建利益从而决定国家政策”的基本认识,该理论渗透到历史学中,促使探索历史事件背后的认识基础成为史学研究的一股新潮流.《南开学报》2012年第1期“当代西方研究”栏目以“近代日本人的中国观”为题,组织了四篇专题论文,分别以内藤湖南、胜海舟、北一辉、吉野作造等引领了近代日本思想界潮流的显赫人物为考察对象,以其本人的原出性言论为凭,解析了他们在甲午战争、辛亥革命、国民革命、“九·一八”事变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对华认识和政策主张,以及对国民性对华认知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力图在思想源头上深入探寻近代日本对华行动选择的基础性动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