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5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12.
随着日本人平均寿命的延长和死亡率的下降,日本率先进入了超老龄社会。在地域社会变迁、家庭结构变革与传统社会支持网络瓦解的综合作用下,日本社会出现了高龄者"孤独死"现象,并进一步演化为一个社会问题。为了应对老龄化社会危机,日本不断修订完善相关政策,并创新实施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形成了政府性与民间性相结合,以公助和共助为基础,社区互助和高龄者自助相协作的支援体系。这些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日本高龄者"孤独死"的社会压力,对于中国"孤独死"现象的预防以及其他老龄化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利用计算机实施的发明的主题可专利性问题一直备受争议。2014年6月19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Alice Corp.Pty.Ltd.v.CLS Bank Int’l判决中,明确指出应当适用"Mayo二步分析法"判断涉及自然规律、自然现象和抽象概念的发明的可专利性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判决一项利用计算机实施的商业方法及相关计算机系统和存储媒介不具有可专利性。Mayo二步分析法为主题可专利性判断提供了一定的指引,但同时也遗留了很多问题。首先,Mayo二步分析法中"抽象概念"和"发明性概念"的范围不明确;其次,该二步分析法有将主题可专利性判断复杂化的倾向。对于利用计算机实施的发明来讲,美国专利商标局的可专利性审查标准、专利申请的撰写方式以及专利侵权诉讼的格局都将发生重大变化。美国联邦最高法院Alice判决对我国也有重要启示:对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的可专利性判断坚持"技术性"标准相对更具有可操作性;在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的专利保护问题上我国需要保持专利政策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