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61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38篇
社会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讲求与遵行中庸之道,践行与修养中庸之德,始终是中华民族道德生活的主流价值观念以及中国人孜孜以求和勉励为之的伦理价值目标与生活信念.中庸所确立与规范的道德生活是一种效法天地之道而成就人道,并以人道来与天地之道相配相参,进而使人得以无愧地立于天地之间的有意义、有价值的道德生活.它借助并通过命、性、道、教和庸言庸行来表现与实现,并以尽性知天、体天恤道、率性修道为精神要义.其宗旨是使人在天地之间堂堂正正、顶天立地地做人.中庸贯穿于中华民族道德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统领一切价值的精神枢纽与价值基质,使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呈现出一种执中取正、贵中致和、用中守常的中正之道的性质与特征.  相似文献   
12.
王船山对中国古代家国情怀思想作出了创造性的阐释和发展.船山家国情怀集中体现在深度探寻家国内在精神的契合性及其相互之间的连带互补性,不仅论述了"家"对"国"的初始意义和拱立价值,而且阐发了"国"对"家"的整合意义和保障价值,从而使得"家"成为"国"的建构基元,"国"成为"家"的价值核心,凸显出二者命运与共的内在机理,以及"微而润如乳,宏而浩于穹"的伦理神韵和价值感召力.  相似文献   
13.
论道德目的论与道德工具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目的论与道德工具论是两种关于道德性质、功能、作用等的伦理学说和道德价值理论。道德目的论以道德为目的 ,认为道德本身即具有内在价值和目的善 ,道德工具论以道德为某种更高目的的手段 ,认为道德只具有外在价值和手段善。二者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 ,但都未能科学地解决人与道德的关系问题 ,犯了割裂目的与手段的错误。新道德应当超越道德目的论与道德工具论的对立 ,实现道德目的与道德手段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4.
关于生态经济伦理学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经济伦理学是20世纪人类在对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进行总结与反思基础上的产物。生态经济伦理学以生态经济伦理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包括生态经济伦理的理论、应用及其方法论问题。生态经济伦理学的研究不仅具有极其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引用了王夫之"名非天造,必从其实"(《思问录·外篇》)的名言来说明名实相符的重要性。由习近平总书记的引用可以发见,船山的名实论有其独特的价值,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如何正确认识名与实的辩证关系,把握其精神实质,对于形成正确的认识论和价值论,对于培养社会的伦理风尚和人们的伦理价值观,无疑具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正船山学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学术界一直在探讨之中。就船山本人的学术追求及其价值守护而言,是要在传承正学的同时促进其不断向前发展。所以,他"辟佛老而正人心","贞生死以尽人道",力图接续孔孟儒家道统并使其涵泳诸家学说精华,以为民族复兴锻造凝心聚力之精神魂魄。船山对正学的理解可以在学术传承体系和价值追求体系两个维度上来考  相似文献   
17.
佛教缘起现有助于人类破除理性主义的迷思,树立和谐人生财富观,超越人本主义价值原则的局限。因此是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重要的理念之源。  相似文献   
18.
公平与公正、正义、正当等概念相近似,本质上是一个利益分配和关系对待的范畴,它要求立意“公”的角度坚持“平”的标准去分配物质财富、社会好处,做到标准同一、一视同仁。  相似文献   
19.
老夫子     
~~老夫子@王泽~~  相似文献   
20.
从超市结账出来,儿子天天已经放学。我接他上了车,从后排座位上取一瓶刚买的酸奶递给他。他不接,表情忧郁地说:“妈妈,光头的爸爸和妈妈离婚了。”光头是他同桌。我将酸奶放在扶手箱上,点火,轻轻“哦”了一声,算是回应。他问我:“妈妈,他是不是很可怜啊?”我启动车子,顺口道:“嗯,光头很可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