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09篇
社会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帝悉召东宫官属,为设宴会,而密封尚书疑事,令太子决之。贾妃大惧,请外人代对,多引古义。给事张泓曰:"太子不学,陛下所知,而答诏多引古义,必责作草主,更益谴负,不如直以意对。"妃大喜,谓泓曰:"便为我好答,富贵与汝共之。"泓即具草,令太子自写,帝省之甚悦。——《资治通鉴》卷八十,中华书局1956年6月第1版第2551页  相似文献   
72.
丙寅,帝徙陶为翰林学士,司马光权御史中丞,两易其任。丁卯,光入谢,言:“自顷宰相权重,今陶以论宰相罢,则中丞不可复为。臣愿俟宰相押班然后就职。”许之。时光中丞告已进入,而王陶学士之命,中书独持之不下。——《续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五,中华书局1957年8月第1版第1597页。  相似文献   
73.
苏轼在《东坡志林》中写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宋哲宗元祜元年(公元1086年),苏轼在中书省做中书舍人,专门为朝廷起草公文。当时,执政大臣被中书省频发的失泄密事件搞得非常头疼,就想在中书舍人厅的后院编织一排篱笆或砌上一道围墙,把舍人院封闭起来,禁止本省其他人员入内,严防失泄密事件再次发生。苏轼听到这个消息后,就发议论说:“诸公应须简要清通,何必栽篱插棘!”听者无不捧腹大笑。  相似文献   
74.
正丙申,诏取太仓银二千四百万两,为册立、分封诸费。时皇长子年十八,诸请册立冠婚者日益迫,上乃责户部以困之。——《文白对照全译明通鉴》卷七十二,改革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第2313页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闰四月,明神宗下达诏书,责令户部从太仓(古代设在京城中的大谷仓,这里指国家财政)取出白银二千四百万两,作为册立皇子和分封诸王的费用。此时皇长子朱常洛年已十八岁,众大臣要求册立太子、举行冠婚礼的呼声越来越  相似文献   
75.
遭人陷害 一日,命集草制封乳母夫为营都王,使贵近阿荣、崦崾传旨。二人者,素忌集,缪言制封营国公,集具稿.俄丞相自榻前来索制词甚急,集以稿进,丞相愕然问故,集知为所绐,即请易稿以进,终不自言,二人者愧之。其雅量类如此。  相似文献   
76.
司空侯安都恃功骄横,数聚文武之士骑射赋诗,斋中宾客,动至千人。部下将帅,多不遵法度,栓问收摄,辄奔归安都。上性严整,内衔之,安都弗之觉。每有表启,封讫,有事未尽,开封自书之云:“又启某事。”及侍宴,酒酣,  相似文献   
77.
帝从放、资言,欲用爽、懿,既而中变,敕停前命;放、资复入见说帝,帝又从之。放曰:"宜为手诏。"帝曰:"我困笃,不能。"放即上床,执帝手强作之,遂赍出,大言曰:"有诏免燕王宇等官,不得停省中。"皆流涕而出。(《资治通鉴》卷七十四,中华书局1956年6月第1版第2344页。)  相似文献   
78.
斯为得体 李文正公昉,太平兴国八年,以工部尚书为集贤、史馆相。端拱元年,为布衣翟马周所讼。太宗召学士贾黄中草制,罢为右仆射,令诏书切责。  相似文献   
79.
己巳。谓入对于承明殿。帝诘所争状.谓日:“非臣敢争,乃李迪忿詈臣耳.臣愿复留。”遂赐坐。左右欲设墩(指状如土墩的坐具.如锦墩、蒲墩等).谓顾日:“有旨复平章事。”乃更以杌子进(小矮凳)。于是入内都知张景宗、副都知邓守恩传诏,送谓赴中书,令依旧视事,仍诏迪出知郓州。谓始传诏令筠草复相制,筠不奉诏。乃更召晏殊。——《续资治通鉴》卷三十五  相似文献   
80.
谬初授镇,命沈崧草表谢,盛言浙西富庶。隐曰:“今浙西焚荡之余,朝臣方切贿赂,表奏,将鹰犬我矣。”缪请隐更之。有云:“天寒而麋鹿曾游,日暮而牛羊不下。”又为贺昭宗改名表云:“左则姬昌之半字,右为虞舜之全文。”作者称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