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综合类   25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21.
“型”分类是根据“种差”分类法的不足而提出的。“型”分类法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的能力的重视,以能力结构为依据对秘书人员进行分类。按照型分类法,可把秘书人员分为管理型、智囊型、公共关系型、文字型、事务技能型等五种。  相似文献   
22.
加入WTO后 ,我国高校党建工作将面临新的挑战 ,高校党建工作应围绕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一中心去开展 ,加强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并以“三个代表”为指导 ,切实把握好高等学校的办学方向  相似文献   
23.
韦日平 《学术论坛》2012,35(12):10-14
中共十七大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展,可以从宏观上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进程的"共同主题"更加明显;二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认识更加丰富;三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更加给力;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国际影响日趋引人瞩目。  相似文献   
24.
不论是作为受教育者还是作为教育者,毛泽东都对教育价值问题发袁了自己独特的评价和看法,形成了丰富的教育价值思想。文中分别对作为受教育者的毛泽东的教育价值观、作为教育者的毛泽东的教育价值观进行了概括,以求能够全面地揭示毛泽东的教育价值观。  相似文献   
25.
邓小平论党的领导集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先后从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确保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等三个层面涉及“领导集体”的概念。在明确提出“领导集体”的科学概念之后 ,邓小平着重论述了以下三个问题 :领导集体要有一个核心 ;做好领导集体的交接班 ,从组织上解决政策的连续性问题 ;正确对待和处理领导集体成员的错误  相似文献   
26.
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都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辩证法进行了富有成果的探索,先后形成三次比较完整的阐述。江泽民在讲话中对若干重大关系的论述,代表了第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辩证法的新阐述,是指导全国人民实现跨世纪宏伟蓝图的辩证法。这一新的阐述,具有四个内在的逻辑层次。  相似文献   
27.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史上 ,毛泽东的理论创新具有两个特别重要的意义。第一 ,他在反对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第二 ,他所倡导的“实事求是”的学风和进行理论创新的辩证方法 ,为后来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树立了楷模  相似文献   
2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是逐渐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的20年。对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不是完全清醒”、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逐渐搞清楚”,都应有准确的理解。“逐渐搞清楚”的最重要的标志是“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形成。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才能在实践中继续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党的十五大树立了“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境界。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必须充分认识党的十五大在思想解放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9.
对毛泽东教育哲学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我国在这一方面仍是一个空白。我国 2 0年来对毛泽东教育思想和对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的研究为开展毛泽东教育哲学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研究毛泽东教育哲学思想要运用历史定位法、文献分析法、诠释建构法等方法 ,以便建构毛泽东教育哲学的体系  相似文献   
30.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它的特定含义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范围的,有十多亿人口的大陆地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小范围的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按照传统的观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两种社会制度,要么是社会主义“吃掉”资本主义,要么是资本主义“吃掉”社会主义。然而,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邓小平却突破了这种传统观念,他关于“一国两制”的论述内容十分丰富,论上有许多创新,它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的思想,又在处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现实关系上突破了某些传统观念,值得我们认真领会学习。本文结合邓小平关于“一国两制”的论述,探讨大范围社会主义和小范围资本主义的关系, 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引起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