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02篇
  免费   414篇
  国内免费   126篇
管理学   752篇
劳动科学   35篇
民族学   263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245篇
丛书文集   2929篇
理论方法论   474篇
综合类   5043篇
社会学   783篇
统计学   10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176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194篇
  2017年   275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369篇
  2014年   390篇
  2013年   684篇
  2012年   655篇
  2011年   766篇
  2010年   840篇
  2009年   805篇
  2008年   779篇
  2007年   793篇
  2006年   791篇
  2005年   687篇
  2004年   371篇
  2003年   284篇
  2002年   362篇
  2001年   306篇
  2000年   207篇
  1999年   219篇
  1998年   132篇
  1997年   138篇
  1996年   129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陈力  张永江 《兰州学刊》2006,1(10):43-46
辛亥革命不仅是一次政治革命,也一场伟大的文化革命。从社会思想文化角度来讲,辛亥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功。它是资产阶级民主、自由、人权、平等等政治原则对封建专制的否定。辛亥革命为在中国实现彻底的民主奠定了基础,打开了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  相似文献   
992.
政治流行语言"泛化"现象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语言“泛化”是语言变异现象中的一种。基层官员的模仿、反复使用是政治流行语言“泛化”的基础,无意识形成套话是政治流行语言“泛化”的根本,群众的儿戏是政治流行语言“泛化”的关键。政治语言“泛化”形成的前期有利于使某一政治事件引起公众的关注,形成以后则降低了该重要政治理论、政治事件的严肃性,损害了执政党的形象,暴露了新时期政治思想工作的缺陷。  相似文献   
993.
陈祖武 《文史哲》2007,(2):78-83
在中国学术史上,乾嘉学派活跃于18、19两个世纪间的学术舞台,其影响所及,迄于20世纪中而犹存。最近一二十年间,董理学术史之风复起,乾嘉学派研究成为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对各位先进较多关心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旨在论证乾嘉学派如同历史上众多的学术流派一样,也有其个性鲜明的形成、发展和衰微的历史过程。准确地梳理和把握此一历史过程,或可窥见18、19世纪间,中国学术之演进脉络。  相似文献   
994.
陈瑞红  吕佩爱 《学术研究》2007,5(3):121-124
颓废,作为19世纪文化艺术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理性主义暴政下的现代文化危机。它是一种艺术风格,也是一种生活姿态。它是艺术家借以逃避现代生活的矛盾、痛苦和精神荒芜的解救之道,客观上体现了艺术家在现代性语境中对抗资产阶级理性主义的审美立场。无论是作为一种美学理想,还是作为一种文化样态,颓废概念都无法回避其现代性的实质。  相似文献   
995.
略谈高校党校师资队伍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针对当前高校党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996.
散文的诗性之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的散文越来越小,很有必要回到古典,惟有从古代诗性中获取营养,才有可能强健起来,进行新的再出发.本文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立足点在周易,老庄哲学、汉字和禅悟上,而中国古代散文的诗性因素,一是以寓言为主;二是禅宗的妙悟;三是性灵的归潜与飞扬.  相似文献   
997.
试论"艺术"概念的形成与艺术学的学科历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中西方两条线上对艺术这一概念进行历史的检索,试图尽可能地"悬搁"起沉积在"艺术"这一概念上的种种后加的含义,而直观其原初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总结了艺术学成为一门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文学科所经历的主要阶段:首先是美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其次是艺术学从美学中分离出来;最后经过费德勒、德索、乌提兹等人的努力,适应于不断发展的现代艺术实践,以及审美观念、艺术观念的不断调整、更新,艺术的疆域不断扩大等现实,艺术学逐渐确立起独立的学科性质和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998.
大量农民迁移入城市,是世界现代化的一般规律。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和国情,使现阶段中国农民的转移过程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和阶段性特征。农民工群体的出现,一方面是中国社会走向开放和进步的标志,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一些深层次的体制问题。必须从事关中国工业化、现代化的高度,积极探索解决导致农民工问题产生的深层次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9.
卡尔·施米特是20世纪德国最重要的政治理论家之一.他从敌人与朋友的界分来理解政治的概念,并提出了一种关注紧急状态的主权决断论.作为一名反自由主义斗士,施米特继承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由梅斯特尔、柯特斯等人所代表的极端保守主义的理论传统,堪称战后欧洲保守思潮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000.
陈隆文 《江汉论坛》2007,(11):92-95
小双桥遗址是近年来考古发掘所见的较为重要的一处商代遗址,小双桥遗址的地理位置应与文献中记载的早商晚期庇都相符合,同时古代的邲城也由此演变而来,小双桥遗址的发现解决了商史中无法解决的庇都地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