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4篇
劳动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20篇
综合类   4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十五”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2.
今年是全国核心期刊之一、湖北省优秀期刊《江汉论坛》创刊四十周年纪念,我看到《论坛》的“简介”,认为序言中肯定该刊“为繁荣社会主义的学术理论事业,培养和壮大社会科学研究队伍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这段话,讲得十分中肯;尤其感到亲切的是其中述及《论坛》“在文学领域,在全国较早地组织了对《水浒》的研究,极大地推动了湖北乃至全国对《水浒传》和施耐庵的研究”话语,引起了我的回忆:我认为在我国古典文学领域:有一部对人民精神生活、社会风尚影响极其深远,内容甚为复杂而在讨论中分歧意见又最多的名著,那就是五百年来家…  相似文献   
53.
在内涵十分丰富的中国文学批评史领域,古代小说理论批评“发端于什么时代?它的发展历史基本面貌如何?它的主要民族特色是什么?它有哪些重大的理论贡献?”——这是《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史》(刘良明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11月出版)一书的《序论》向读者提出的几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这本23万余言的专著也正是以这几个重大问题为主线,广泛地搜集资料,科学地进行论证,从而作出了符合历史实际的回答.刘良明同志的这部专著虽然出版于90年代初,但发愿写作此书却是80年代初的事.为此,作者曾在“数载之间,或北上南下,访书向学;或斗室伏案,爬罗剔抉;耗尽心力,方成此编.”(《后记》)嗣后又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补充修订,堪称作者十余年研究中国小说理论批评成果的系统化和教学经验的理论总结.既是具有创新意义的学术著作,又是一部适合高校采用的好教材.因而,问世后既为同行专家所瞩目,又在教学实践中获得了师生的好评.最近,还受到台湾出版界的注意,将在海峡彼岸印行繁体版.鉴于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史目前还是一片“新开垦区”,现在这里只是“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早春天气,与我们期待的“上林花似锦”的阳春三月还有一段距离,而本书作为一部系统地论述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发生、发展过程的专史,它的出现,仿佛是在目前还略显  相似文献   
54.
实事求是,恰如其分──试论如何理解毛泽东对《水浒》、《红楼梦》的评论张国光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革命家,也是驰誉海内外的伟大诗人和文学理论家。毛泽东同志生平博览群书,对不少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都有所论述。尤其是对于最著名的两部白话长篇小说:《水浒》与《红...  相似文献   
55.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感受,以“一步与一生”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不得抄袭。  相似文献   
56.
本刊第二期发表了邓广铭、李培浩同志的文章《历史上的宋江不是投降派》。这篇文章通篇没有什么新的史料,而对人们所熟知的一些史料,根据自己的理解,任意怀疑,甚至全盘否定,以求其符合自己的主观论断。然而作者对于自己据以立论的主要史料——《折可存墓志》竟都不曾细读,以致在关键问题上作出了错误的理解,因而就使其结论经不起推敲了。  相似文献   
57.
一《史学》219期发表的《赤壁之战辨》一文(见《光明日报》3月31日)读后使人颇有不能已于言者:赤壁之战为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它对于曹操的南下和东进政策是一次严重的打击,从而挽救了被击溃的刘备集团,并稳定了孙权集团在我国东南地区的统治。史实昭然,人所共知。五十年代末,由于为曹操翻案的呼声一度高涨,因而有的历史学家对于使曹操脸上无光的赤壁之战的真实性持保留态度。这种意见  相似文献   
58.
本文认为,钟惺、谭元春尊杜抑李是有其合理性的,这种观点对金圣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诗归》不选《秋兴》《连昌宫词》《长恨歌》不是因为钟、谭的偏见,而是因为它们本身缺点较多。  相似文献   
59.
下面发表张国光先生的这篇文章,指出几十年来在我国红学研究中一直存在着“左”的干扰,并强调了只有排除这种干扰,才能恢复红学研究实事求是的学风。本刊将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指导下,继续刊登各位专家学者的文章,以推动我国《红楼梦》研究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