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31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63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对逯饮立先生校注的《陶渊明集》提出三处疑问 ,主要涉及了字词的解释  相似文献   
82.
黄秀红  张建伟 《学术界》2008,(2):100-106
作为学术思想,"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主要为了说明贞节的普遍意义,并非片面强调寡妇应当为丈夫守节;作为正统意识形态,这一观念经过官方的宣传向整个社会灌输,扭曲为单纯的男权专制的工具;民间社会对这一观念的理解既受政治宣传与旌表制度的影响,又与官方的政治意图有所疏离.同一观念在学术思想、正统意识形态与民间社会观念中的表现有所不同,这为我们重新审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3.
建设服务型政府背景下的规制改革:放松与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府规制改革是我国政府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的重要内容。规制改革应该是放松与优化规制并重,消除经济规制过度供给,弥补社会规制不足,优化规制体系,提高规制质量,确立政府与市场和社会的均衡点。  相似文献   
84.
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环境公益诉讼体现了环境民主,强化了对环境公益的保护,节约了司法资源,本文论述了环境公益诉讼的缘起、概念及特征,并对建立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范围、原告、举证责任分配和环境鉴定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85.
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作为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发展生态经济应是其法律内涵。其中的政府责任源于环境公平和客观实际的需要,公众参与则应定位于优化政府运行和公众利益诉求的表达。同时,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禁止污染转移等相关环境法律制度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86.
政策网络作为探讨政策形成的一种新兴方法,将政策过程理解为具有不同立场、多元利益的群体复杂的动态博弈过程.由于这种分析方式能反映当代社会的现状,所以近年来政策网络研究在公共政策领域受到相当的重视.以政策网络的视角来分析当前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具有现实的意义,该途径为寻求合理的宏观调控方案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解释和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87.
坚定的信念就是承受打击的心灵防炎墙。从小,他就有一个超凡的梦想——当一位总统,然而却经历漫长和苦难的历程。他被软禁和流亡海外的时间长达十四年之久,五次遭受被捕,五次面临死亡,还有近四十年的政治迫害,曾在狱中度过了六年时光。1954年5月,他退出蒸蒸日上的商业,参加国会议员选举,却惨败而归。1958年,他第二次参加国会议员选举,由于竞选经费  相似文献   
88.
实施素质教育既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老师在一切活动之前必须先制订活动目标,并且有意识地要求学生朝这一目标努力,在其活动中明辨是非,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校内师生间、学生间的交往,同样也存在着德育功能.老师要把握好双重角色的转换,把握好非组织群体的方向,以较佳的交往促进教育,用交往来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  相似文献   
89.
向导指着前面说:“于教授,翻过这座山,那边有一位贫困母亲。”于全兴挎上摄影包,提起手提包,跟着向导走去:“多长时间能到?”  相似文献   
90.
三上义夫是著名的东亚科学史家之一,他的代表作《从文化史上看日本的数学》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标志着他外史论思想的形成,对数学史研究方法是有益的补充。文章立足于《从文化史上看日本的数学》原文及相关文献,介绍了该书的成书背景及三上义夫的代价,展现了该书的研究视角:外来文化对和算的影响、和算自身的特色和研究取向、社会因素对和算的影响等,归纳了该书对现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