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3篇
劳动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8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2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音乐感觉的能力是构成一个人音乐修养的重要成分 ,作曲家在创作一首音乐作品时 ,是从情绪表现的效果出发 ,精心处理每一个乐句 ,这些乐句包含着大量的情绪或情感的信息。本文从音乐创作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 ,就乐感的基本规律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剖析 ,其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提高我们的乐感水平 ,以保证我们能够更自觉更充分地“占有”审美对象 ,从中获得最理想的美感享受。  相似文献   
12.
矿山安全工程是我校采矿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矿山安全工程的基础理论,具备矿山安全技术及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该课程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构建了完善的矿山安全知识理论教学内容,通过实验室实验、课程设计、现场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应用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学过程中,开展科研促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黑格尔看来,哲学要想成为科学就必须是一个体系.黑格尔构建这个体系的基本原则是中介的、否定性的和矛盾的原则,这个体系因此可以被恰当地称为思辨辩证法.思辨辩证法就是黑格尔的本体论,换言之,他的方法论意义的辩证法从属于他的本体论意义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4.
共产主义观念的复兴是西方激进左派现今最重要的发展动向,对其进行批判性考察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马克思以解放全人类为最终追求,其理论的核心是作为学说、运动与社会三位一体的共产主义,它一方面以关于人的社会主义理念为指导,另一方面以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方法论原则为基础。西方激进左派对共产主义观念的复兴和其他一些学者对其所做的批评,一方面因为无视或不能解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与唯物主义历史观之间关系这一难题而将同时陷入困境,另一方面也对我们如何坚持和发展符合时代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参照。  相似文献   
15.
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我国安全工程专业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以及河北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现状.重点介绍了河北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课程体系设置情况,提出了安全工程专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工程实习在采矿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它要适应矿业技术管理对专业知识综合性、实践性的较高要求,遵循四年制工科学生的阶段性认知规律,逐级递进、有序高效地实施。目前阶段,煤炭高校实习组织存在较大困难,通过对学生、教师、高校和企业在实习中的角色定位,深入剖析了造成实习不力的多种原因,包括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学生态度不端正、经费偏紧、基地建设不力、过程考核不量化,提出了青年教师短期培训和挂职锻炼、构建层次化、过程化和目标化的实习管理体制、并用新老手段和整合区域资源等对策,为保障煤炭高校专业实习的有序开展,全面提升实习质量,提供了有益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通过《卡尔·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两部著作,柯尔施清晰地向我们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质、哲学基础及其批判的和革命的本质。这种揭示平实而严整,既有独创性又合乎马克思的本意,但也可能正因如此,柯尔施在国内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受到的重视明显不够,而且还有诸多误解。重温柯尔施所诠释的马克思主义观,不仅有助于恢复柯尔施的本来面目,而且对于我们今天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在认真区分同一性概念的基础上激烈抨击同一性思维,力图在概念同一化的强制下通达非同一性事物,其思想形式是模式分析,其结果是精英主义的,具有浓厚的乌托邦色彩.  相似文献   
19.
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者和批判者,马克思哲学以自由为其基本主题。而施特劳斯从回归古典政治哲学的立场出发,对现代的自由观念给予了激烈的批判,于是两者之间产生了一场隐蔽的对话,其核心是对自然与人为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马克思认为,自由是人的生命活动创造的产物,而人的生命活动是以意识为中介在社会中实现自身自然本性的活动,这里的自然既是自然感性又是自然本性,人为自由以意识为中介并非任意,而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施特劳斯则以不同于自然感性的自然对抗现代的人为自由。由于对自然与人为及其相互关系的不同理解,施特劳斯对现代自由观念的批判并不适用于马克思。  相似文献   
20.
王福生 《学术研究》2008,1(4):31-34
回顾上个世纪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取得的重大进展,对处于其逻辑起点的实践概念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文本分析是继续推进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走向深入的必要工作之一.实际上,马克思是从实践与人性之间的内在关系出发来思考实践问题的,即把实践看作人以意识为中介在社会中实现其自然本性的对象化活动.由此出发,马克思讨论了实践得以进行的内在机制即"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和实践的辩证性质即人通过实践而实现自我的辩证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