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3篇
劳动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8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2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
王福生 《理论界》2005,(9):77-78
苏格拉底的谈话作为一种方法和作为一种哲学是同样重要的。在这里,我们先依据黑格尔的《哲学讲演录》介绍一下苏格拉底对话式的辩证法,然后作出一点自己的评论:苏格拉底的辩证方法是表面的对话、隐秘的独白。  相似文献   
32.
卢卡奇努力恢复总体性范畴在马克思辩证法中的核心地位,而阿多诺则倡导否定的辩证法,不遗余力地对总体性辩证法进行了批判,二者处于直接的理论对立之中,而这种对立的背后却是共同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即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无情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变化要求发展变化了的批判理论,因此,阿多诺对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的批判实质上是对传统革命路线的理论反思.  相似文献   
33.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劳动的物质性质和价值关系两个方面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进行了科学分析,从而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于自身内在的发展而被否定的必然性。这种事情本身的辩证法是通过抽象和内在联系的方法,也就是通过抽象与具体的辩证法而得出的,它们分属于马克思《资本论》中的辩证法的两个不同层次。  相似文献   
34.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问题上,目前讨论其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接的重要性、必要性的文章愈来愈多,问题在于路径是什么?路径就是融合,建立一种既与历史,又与现代接轨的价值体系。对中国传统的礼、义、廉、耻教育进行现代解读,将苏式伦理学置换出去。在政治上坚持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道德教育上重建赋予现代内容的中华传统的礼、义、廉、耻教育,找回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35.
哈耶克作为新自由主义的代表性人物,在复兴古典自由主义的同时,还集中批判了对现代社会有着极大影响的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运动。这一批判既有对某些既有的社会主义运动的真切批判,又有对某些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念的绝大误解,而且还与哈耶克自己的进化论理性主义社会理论并不完全一致。接受并回应哈耶克提出的理论挑战,我们可以更好地发展和坚持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念。  相似文献   
36.
安全科学与工程申报一级学科成功是我国安全生产领域的一件大事,一级学科成功申报有效推动了安全人才教育培养工作新局面,开创了安全人才培养工作新模式。为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河北联合大学从2011级开始,针对目前安全工程专业教育培养方案的现状进行调整,调整后的培养方案分为通式教育平台、学科基础平台及专业基础三个平台。三个平台的确立和划分,为完善安全学科专业体系,适应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形势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7.
阿伦特对革命传统的梳理把她和马克思明确地联系起来,但她对革命的理解与马克思有着根本的不同.她认为,革命的真正目标是自由,确切地说,是构建自由、构建自由得以呈现的空间,即以自由立国.由此出发,她激烈地批判马克思把自由与解放相混同,从而背离了以革命争自由的根本意图.但问题在于,她有意无意地忘记了自己也承认的如下事实:自由必须以解放为前提.而马克思的革命理论之所以重视社会问题,强调解放,正在于要为自由的实现寻求现实的前提和道路.他们之间的区别显示出政治立场的不同:阿伦特所持的是“精英”立场,而马克思的立脚点则是“全人类”.  相似文献   
38.
以探讨“哲学是什么”为标志的“哲学观”问题是哲学的根本问题。以探讨“马克思哲学是什么”为标志的“马克思哲学观”问题更与当代中国的哲学发展历程密切相关 ,特别是上个世纪 80年代以来更是成了哲学反省和重构的切入点。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与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主办 ,2 0 0 2年 7月16— 2 0日 ,在长春举行了全国“马克思哲学观”学术研讨会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等十余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70余名学者 ,围绕着“马…  相似文献   
39.
40.
辩证法有其自身的确定性,丧失了确定性的诡辩论和怀疑论只是对辩证法的主观性应用。辩证法的确定性根源于客观的“事情本身”,辩证法是关于“事情本身”的逻辑,这一逻辑要求把握“事情本身”的主观性不打扰“事情本身”的进程,从而保证了辩证法的确定性。黑格尔面向的“事情本身”是绝对精神,其辩证法描述的是绝对精神“实体即主体”的实现过程,而马克思面向的“事情本身”是人,其辩证法描述的是“人的现实生活”,均具有确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