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49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7篇
社会学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创新教育就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我们所说的基础教育中的创新不同于科学家、艺术家的已经外化的创造产品,是指通过对学生施以教育影响,使他们作为独立的能动个体,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在质疑、探索中关注新事物、发现新问题、掌握新知识、探索新方法、寻找新规律,从而形成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创新素质的人才。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就要从小学开始抓起。  相似文献   
12.
对中学生语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可以从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13.
桑浦寺夏季法会是以往三大寺等拉萨的主要寺院必须参加的一年一度的重要佛事活动。其也被称为"桑浦夏学"。在桑浦寺夏季法会期间,各寺僧人除了诵经和研习因明学外,还进行辩经活动,在法会结束那天还组织展佛仪式等。桑浦寺夏季法会在拉萨地区可谓是一项影响较大的宗教活动,故在掌握一定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展开实地考察,通过观察、参与、访谈等形式,对桑浦寺夏季法会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桑浦寺现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班会是班级在班主任的领导下开展的班级集体活动,班会的活动内容是思想品德教育以及学习总结,班会的组织形式是有计划和有明显的主题的,良好的班会,不仅能够实现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更能够组织全体学生实现有效的学习,因此,在初中班级中,班会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藏族人民在还没有自己文字的远古时代 ,就开始以口头说唱的形式 ,艺术地反映自己的生活 ,抒发思想感情 ,传授生产和生活经验 ,表现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在藏族地区主要有以下一些民族说唱艺术品种 :一1、岭仲在中国少数民族诸多史诗中 ,大约产生于 11~ 13世纪之间藏族长篇说唱史诗《岭仲》最为著名 ,历史最悠久 ,流传也最广泛。这部史诗生动地再现了藏族古代史 ,尤其是部落斗争史 ,它讲的是藏族古代一个著名的英雄人物。在西藏 ,从农区到牧区 ,从城镇到偏僻的地方 ,都有人能或多或少地讲出格萨尔的一些故事来 ,更有众多的说唱格萨尔的民间…  相似文献   
16.
西藏自治区稳定与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机会供给,包括开放的机会和封闭的机会供给。这两类机会从本质上说都是政府供给和影响的机会,增加其供给量,并提高本地居民对机会的把握能力,实现有效供给,有利于推动西藏自治区实现和谐与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10年9月20日,应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邀请,国际著名藏学家卡尔梅·桑木丹教授莅临中央民族大学讲学,开始了他在北京为期一个月的学术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8.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卡斯达温”是藏族传统的民间舞蹈,该舞蹈粗犷豪放、气势恢宏,是古代时期当地人民出征或御敌时所举行的仪式舞蹈,蕴含着高昂的生命情调和仪式性。通过非遗保护的研究视角,运用田野调查对“卡斯达温”三大流传区域的扎窝乡朱坝村进行调研,结合对传承人跳舞的观察和口述记录,研究发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卡斯达温”的舞蹈语汇研究现状缺失;舞蹈语汇融入于仪式活动的全程;舞蹈语汇中记录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传承。由此可见,研究和保护其舞蹈语汇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9.
周季文,男,汉族,湖南湘潭人。1953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毕业后留校工作,1980年任副教授,1991年退休。至今仍坚持着藏学研究工作。他在中央民族学院任教期间共带领45个班次,学生806人,其中研究生131人;先后带领3个班级,共55人前往藏区实习;科研方面:著有许多语言和翻译教材以及很多研究著作。其中包括:《藏语安多口语》《藏文拼音教材(拉萨音)》《藏语拉萨口语》《汉藏翻译教材》等教材;著有《藏译汉音的〈波罗蜜多心经〉校注》《论拉萨音归纳问题》《藏文翻译史略谈》等研究著作;先后还前往西藏、玉树、甘南等地开展了多次科研调查。目前正致力于敦煌文本的研究,已出版《敦煌吐蕃汉藏对音字汇》。  相似文献   
20.
40年前的西藏,经济基础薄弱,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广大劳动人民连基本的温饱都无法保障。40年后的西藏,在中央政府和各兄弟省市的支持和援助下,西藏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藏自治区成立的40周年真实纪录着西藏人民当家作主、过上幸福生活的发展变迁。经济快速发展:GDP连续四年实现12%以上的增速西藏自治区主席向巴平措说:“目前,西藏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连续10年保持12%以上的强劲势头,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00亿大关,印证了向巴平措主席的一席话。1965年,西藏自治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